crossorigin="anonymous">

最後一個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至於真的被困住。那樣的話,退不出來,很可能三個連隊的騎兵就撤掉報銷了,被步兵切斷了退路,四面合圍,又無法施展開速度,那就不是主觀能動性的戰功,而是擅自衝鋒導致的大敗,就算活下來也是要被審判的。

此外就是衝進去後,退早了不行,那樣調動不起來;退晚了也不行,那樣會被困在裡面。

這不只是對指揮官的考驗,更是對平時訓練的紀律性的考驗。

穩妥一點是等一等後面的步兵跟上,雙方配合創造出戰機,但後面的步兵跟上來至少也得半個時辰……

四門銅炮,非是小功。

不少人都覺得,這一仗打完,諸侯聯軍就根本跑不掉了,一旦解決了諸侯聯軍,殺死了天子、齊侯和韓侯,只怕之後天下也難有大戰。

既如此,不如拼一下,以為戰功。

他們既做側翼策應,通訊手段落後,本就有戰前臨機之權,尤其是上面給出的命令是圓融不清的策應的時候,更是如此。

開了個小會,內部表決了一下透過之後,三個連隊便整隊朝著齊軍的更側後的地方行軍。

齊軍側後方的那個連隊注意到了墨家騎兵的動向,火槍手們紛紛展開,提著沉重的火繩槍架在了木叉上。

這裡正好一個連的齊軍,八十名長矛手,一百一十多火槍手。

長矛手列成四列,火槍手在兩翼,也是分為四列,迴圈在前面共用的木叉上射擊,這是齊軍標準的防守戰術,基本上源於齊墨戰爭或者齊越泗上霸權之戰的經驗。

只是這種戰術體系需要很好的騎兵配合,齊國養不出足夠的騎兵,戰車兵種又已經證明難以發揮,齊國戰術體系的問題很大。

如今一個連隊二百人面對著將近五百的騎兵,很多齊軍兵卒極為慌張,因為他們的側翼沒有掩護,在這裡他們是一支孤軍。

側面距離他們最近的一個連隊在二百步外,齊軍的兵力捉襟見肘,又要組織在正面的反擊,又要防備這支側翼機動過來的騎兵,之前為了防備這支騎兵調動之後出現了這麼大的漏洞,而墨家的騎兵軍官也發覺了這個漏洞。

相距大約四百步的時候,對面的三個騎兵連開始展開,形成了一條波浪一樣的長線,已經開始催促馬匹緩步跑以熱身。

對面輕騎的主要武器是鐵劍,但是衝擊的時候會選擇用長長的木矛。

說是矛,實則連個矛頭都沒有,只是一根長木棍,前面用刀劍削出一個尖。

這種衝擊用的木矛基本上都是一次性的,用完就扔,打掃戰場的時候再撿回去。

大部分刺中人後都會被折斷,沒有折斷的也會在衝入敵陣混戰的時候換上鐵劍。

墨家的輕騎訓練的嚴苛程度遠不如那些武騎士,不過依舊有章法。

前面的軍官身邊跟著幾個號兵,一旦衝起來,只有角號才能夠傳遞命令。號手和傳令兵用的木矛上帶著一面顏色鮮豔的小旗。

軍官們下達了命令後,將木矛握在手中,木矛的後面有一截繩子,可以再行軍的時候掛在馬鐙的側面。

兩個連隊三百人在中間,剩餘一個連隊在側面,突破之後如有需要,要在敵後大約五六十步的地方重新整隊從背後衝。

“慢步跑!”

副旅帥下達著命令,身邊的號手將命令吹為號音,前面的騎兵半蜷伏著身體,開始緩慢地加速。

不能一開始就跑的太快,那樣馬不能在衝擊的時候將速度保持最大。

也不能一開始跑的太慢,那樣靠近之後戰馬不能在規定的距離內提速。

彷彿一層海浪一樣的衝擊,在距離齊軍還有一百五十步左右的時候,齊軍已經選擇了第一次開槍。

四個騎兵被擊中落下了馬,七八匹馬被打傷。

齊軍採取了輪流射擊的方式,然而側翼沒有掩護,薄弱的長矛手不足以提供信心,這讓火槍手的裝填速度大為降低。

四隊人射完之後,第一批開槍的火槍手還沒有完成裝填。

一個齊軍火槍手的手已經開始顫抖,彷彿那些馬蹄震動的大地也讓他的手抖了起來。

時不時地抬起頭,看看對面的騎兵距離自己還有多遠,每一次抬頭都意味著自己的裝填速度會慢下來。

越來越近的騎兵到六十步左右的時候,號音忽變,前排的騎兵開始將馬匹加速到最大,夾在腋下的、並不閃亮的、便宜的竹木或者柘木的木矛彷彿已經刺到了齊軍士兵的身上。

眼看著距離越來越近,還沒有完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劍指燕雲

劍指燕雲

塵太虛
關於劍指燕雲: 若大道無情,修長生何用?蒙童不知命,奇案纏幼身,開智無雙親,如臨罪深淵,八苦不為動,一介凡夫身,仙緣奇遇修,萬千情仇絲,一笑迎春風,一拳蕩邪魔,一腳鎮八荒,一劍開天門!五穀豐收的谷,游來游去的魚……谷魚。
仙俠 連載 39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