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不大的肥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袁術早就計劃著要建一座頂尖的學院了。
揚州現在已經有了不少的書院,但這些書院只是用於啟蒙,教授那些寒門子弟或者有條件的百姓的孩子識字以及一些基本的知識。
靠著這些書院袁術根本培育不出來中堅人才,培育出來的都是些小吏,只能處理些小事。而真正能夠管理一縣甚至一郡的中堅人才還得從世家和寒門子弟中挑選。
可優秀的寒門子弟數量實在是太少了,整個揚州官場中寒門子弟不到整體的三成,而且這些人大半和世家子弟差距頗大,所以袁術才老是要看世家的臉色,受其制約。
有著這麼一個軟肋被世家捏著,掌控欲極強的袁術一直覺的很不安。如果不能改變這個局面,隨著自己的統治疆域越大,就越來越受世家的制約和限制。所以袁術急需要建立一座頂尖書院來培養大批忠誠於自己的中堅人才。
而想要建立一座頂級書院,吸引有才華的寒門子弟前來學習可不是個簡單的事。豐富的書籍、雄厚的師資和頂尖的大儒缺一不可。
在漢末一共就兩個頂尖學院,一個是潁川書院,一個是鹿門書院。
潁川書院是荀家開的,裡面走出來的人才數不勝數,比如說郭嘉、戲志才、荀彧等。
基本上曹操麾下出名的謀士基本都來自這裡。而荀家恐怕也是看好曹操,才會有如此多的大才投奔與他。
而鹿門學院也絲毫不差,院長是水鏡先生司馬徽,裡面走出來的大才也不少,比如諸葛亮、龐統、徐庶等。同樣,劉備就是靠著這些人發的家。
袁術想要不受世家的制約,有足夠多的中堅人才,自然也需要建個這樣的頂尖學院。他現在不缺錢糧,洛陽打劫來的書籍更是比前兩個書院加起來都多,老師的問題也好解決,現在差的就是個能夠鎮得住場子的大儒。
所以說才讓郭嘉到處去搜尋這些大儒的蹤跡。
漢末最出名的大儒一共就那麼幾個,盧植已經被袁紹給請走了,不過好在這貨一直身體不太好,按照歷史估計活不過一年。
蔡邕在董卓那裡備受重視,而且這貨一心向漢不願配合袁術,董卓不死的話袁術還真沒辦法把這貨弄來。剩下的人中能夠拿得出手的也就是鄭玄了。
雖然這貨已經六十多了,不過身子還算硬朗,有張仲景在,再活個二十年沒問題。而且辭官隱居在徐州,剛好離揚州不遠。
袁術把自己散佈知識與天下寒門百姓的想法和計劃一說,再把印刷出來的書籍一遞,這貨立刻就兩眼放光,屁顛屁顛準備趕來揚州。
陶謙那貨攔都攔不住,畢竟鄭玄是名滿天下的大儒,甭管是誰都得禮敬一些。他想去哪還真沒有人敢逼他,否則麾下計程車子大半都得造反。
想想歷史上的禰衡敢在曹操眼前那麼跳,把曹操麾下罵了個遍還毛事沒有,只是被曹操強忍著扔到荊州,不就是因為這貨身上掛個大儒的名號嗎?
為了請河北的盧植出山,就連心高氣傲、四世三公的袁紹都得恭恭敬敬的親自上門,擺足姿態相請,可見大儒這個名頭是多麼響亮。擱在盛世,這些人當著皇帝的面罵皇帝,皇帝和下面的人都不敢吱聲。當然,靈帝那種腦子抽的不算。
鄭玄這個人沒什麼架子和臭脾氣,對於袁術的一些齷齪想法也不在乎。他一生的目標就是鑽研經學和布學寒門。後一個想法恰好和袁術不謀而合,而且袁術這裡還有近乎所有的東觀藏書。
這讓他如何還能忍得住?接到邀請後就馬不停蹄的趕來揚州,馬上就要到了。
為了表示誠意,袁術恭恭敬敬的親自在金陵城門前迎接這位大佬,直接帶他前往金陵城外鐘山之上的金陵學院。
金陵上空紫氣如龍,而鐘山則是其中紫氣最為濃郁的地方。要不是這裡是山脈,進出不方便,袁術都想把將軍府建在這裡了。
不過此地離金陵城不遠,而且十分僻靜幽深,剛好適合建書院。袁術果斷的選擇把金陵書院建在這麼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無數濃郁的紫氣加成之下,想必這些士子的學業和能力都會更進一籌。
鄭玄剛剛來到鐘山之下,抬頭一看頓時眼前一亮:“公路,這裡風景秀麗,風水上佳,端得稱得上是一處寶地啊!”
袁術淡然一笑:“康成公果然好眼力,這裡可是小子精挑細選的地方。請康成公再堅持一下,金陵書院就在山上。”
鄭玄毫不在乎的直接跳下馬車,整理了一下衣袖暢懷大笑:“公路,你小看老夫了!老夫的身體可是不弱。有仲景在,還有這麼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