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淒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明朝末年,有個很奇怪的現象,人若身處於北地,看山河破碎,民生凋敝,餓殍遍野,群寇蜂擁而起,一定會斬釘帶鐵的說,這是王朝末世,大明怕是要完,天下要變天了。
可要是身處於南國,卻又見商業繁華,歌舞昇平,又是一派盛世場景。同處一國,差距之大,讓人不禁嗟嘆。
晚明時期,是中國社會一個轉折點,不過這個轉折和社會的演化,主要集中於江南地區,北方各地依然還是處於傳統的農業社會之中。
社會的演化需要財富的積累,需要生產方式和組織方式的改進,西方社會的演進,是靠掠奪海外殖民地,完成社會的原始積累,而明朝夠大,江南的演進,很大程度上是吸收了北方各省的財富,來完成社會的演進。
明朝末年,河南等地出現大規模種植棉花的場景,其實就是北方各地,逐漸成為了江南的經濟殖民地。
明朝是一個人口龐大的國家,江南雖與外界存在走私貿易,但是明朝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市場,江南的社會演化,正是靠著他在大明內部對經濟的主導地位,來實現和維持了他的繁榮。
這種地域發展的不均衡,今天亦是如此,所以人們生處於江南和北地,會給人完全不同的感受。
崇禎十五年,北地動盪,但是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依然十分太平,百姓曲照聽,戲照看,公子王孫鮮衣怒馬,士子文人照樣風流。
武昌府,金秋時節、滿城菊花香醉人,府院一帶熙熙攘攘,各種好聽的叫賣聲音比賽似地此起彼伏,街上人擠人,滿是嘈雜聲。顯然,這裡並未受到北方局勢糜爛的影響,城市中依然生機勃勃。
這時在府學外的照壁前,人頭攢動,一眾道服方巾的讀書人,正踮著腳尖往裡面看。一個書童打扮的小子,靈活的鑽入人群中,抬頭看著照壁前貼的榜單,神情有些焦急的一邊從左王右看,一邊在心裡跟著目光默唸,“第一名夏汝弼~第五名王夫之。啊三公子中了!”
書童臉上激動,驚呼一聲,不過並未離開,而是在心中繼續默唸著,而這一下過了好幾十個名字,才又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書童不禁驚呼:“第四十名王介之,大公子也中了。”
高興完,書童臉上卻有些急了起來,整個榜單他已經看了一多半,可他想要看到了名字,卻依然沒有出現。
隨著越來越靠後,書童的額頭開始冒汗,已經有些絕望,可就在這時他目光凝固在最後一個名字上,整個人立時興奮的跳了起來,大聲的歡呼,“啊!我家公子中了!我家公子中了!”
雖說是最後一名,但是畢竟是中舉了,書童激動得手舞足蹈,引得旁邊的書生紛紛側目。
“衡陽王氏,這次一下中了三人,必然成為一段佳話。”
周圍計程車子們議論紛紛,書童卻又慌忙的鑽出人群,急匆匆的沿著街道跑去。
一月後,長沙府南,一名二十來歲穿著道服,頭戴網巾,相貌白淨,身才較好的年輕士子,揮淚與站在家們前的老父母作別。
“父親、母親,孩兒這次不金榜題名,誓不還家!”
士子說完便跪下磕頭,門前老父扶著淚流不止的老妻,一邊告訴士子不要擔心家裡,一邊埋怨妻子,“你怎麼越老越不懂事,士衡是進京參加春闈,這是好事,你哭什麼哭啊!”
老母擦了擦淚水,“兒啊,母親只望你早日回來就行。”
士子伏地三拜,拜別老父母,便帶上書童阿陳,背了一大箱子聖賢書,離開家門。
在他身後,兩位老人見他的身影慢慢消失在視野裡,老父親才轉過身去,偷偷抹了把淚,然後扶著妻子回到院子裡。
這士子姓王,名彥,字士衡,乃是王夫之的同宗兄弟,跟著王夫之做了多年學問,幾次考試都沒中,這次卻連戰連捷,獲得了舉人功名。
本來,他與堂兄王夫之、王介之已經約好一起進京考試,不過王彥一家早前遷來長沙,而王夫之家還在衡陽,等他們過來還要一段時間,王彥心中對於外面的世界比較嚮往,想要早點去看看詩詞中的江南,所以便決定先一步出發。
王彥只帶上些銀子,幾本書,還有書童阿陳,便踏上了赴京趕考的道路。
這個時代,交通不便,出趟遠門一走就是一年半載,能把人活活折磨死,不過王彥出湖南卻還算方便,他從長沙上船,沿著湘江入洞庭湖,最後進入長江,一路順風順水,不到半月時間,王彥就已經到了南京城。
其實不用看見虎踞盤龍的石頭城,王彥就已經知道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