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出來,確實十分高明,心裡都對俞大猷佩服不已。但俞大猷所學的棍術深奧玄妙,一時半會卻無法學會。
玄慧道:“今rì見俞施主演練棍法,真令貧僧眼界大開,不知俞英雄可否在少林寺小住數rì,指點眾武僧棍法。”
………【第一章 憂國憂民】………
俞大猷道:“敢不遵命。”於是俞大猷便在少林寺住了下來,俞大猷rìrì指導眾武僧棍法,張瓊軒也纏著俞大猷要學棍法,俞大猷因為張瓊軒於己有恩,又見他心地善良,便讓他與眾武僧一起學習棍法,張瓊軒跟孟彩雲學過一點武功,略有基礎,但俞大猷那套棍法十分艱深繁複,所以學起來很吃力,好在張瓊軒聰明伶俐,俞大猷也盡心指導,所以進步也很快。
俞大猷問起張瓊軒的來歷,張瓊軒便把寧波府如何遭了倭寇侵襲,那倭寇如何殺人搶劫,自己和家人如何逃難來到洛陽,自己又如何來了少林寺等事一一告訴俞大猷。
俞大猷道:“我在京城之時便聽到沿海遭倭寇侵襲之事,朝廷正在調兵遣將準備前去剿滅倭寇,我這次赴金門赴任,正是要去剿滅倭寇。”
張瓊軒道:“俞大哥,太好了,我們一家人無不對那倭寇恨之入骨,你一定要狠狠收拾他們不可。”
俞大猷卻嘆了口氣道,心道:“當今朝廷jiān臣當道,那禮部尚書嚴嵩是個大大的jiān臣,但嚴嵩頗得皇帝寵信,大權獨攬,這嚴嵩貪賄納jiān,結黨營私,打擊異己,朝廷中許多忠直的大臣都被嚴嵩迫害致死。”俞大猷這番憂國憂民之心卻不能對張瓊軒說。
俞大猷對張瓊軒道:“小兄弟,你宅心仁厚,心地善良,這點是好的,但這江湖上人心險惡,你不去害人,但別人卻未必不來害你,所以這防人之心是不可無的。”
張瓊軒道:“俞大哥說的是,不過我覺得天底下還是俞大哥這樣的好人多。”
俞大猷拍拍張瓊軒的肩膀道:“你要努力讀書。勤練武藝,爭取將來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大丈夫。”
俞大猷又仔細的指點了張瓊軒一番棍法的jīng要,俞大猷道:“這套棍法非十天半月可以學會,過幾天我就要去金門赴任了,我這裡有本書給你。”說罷從懷中掏出一本書遞給張瓊軒。張瓊軒接過來一看,只見那書名乃是《劍經》,於是奇道:“俞大哥你怎麼給我本劍法的書呢?”
俞大猷道:“此書雖名劍經,但卻是一本棍法之書,乃是我這些年練棍總結出來的方法,裡面一招一式都記載的清清楚楚,你以後自己鑽研,便與我在你身邊一樣了。”
張瓊軒道:“俞大哥你要走麼?”俞大猷道:“是啊,我也該啟程去金門赴任了。”
俞大猷在少林寺一住就是半個月,赴任之期已到,俞大猷向玄智方丈辭別,眾僧都說俞大猷棍術jīng妙都想挽留他再在寺中住一段時間,俞大猷忙道:“不可誤了赴任rì期,在下有一辦法,方丈可令宗擎與普從二人隨我到金門赴任,我可以繼續教授他們棍術。學成之後再回寺傳授寺中武僧。”
玄智道:“既然俞施主軍務繁忙,我們也不便強留。”又對宗擎,普從二僧道:“你二人隨俞施主前去赴任,要盡力輔佐俞施主,努力學藝,不得有誤。”
二僧忙道:“謹遵方丈教誨。”
俞大猷於是與眾人辭別,帶領二僧下山而去。
張瓊軒在少林寺住了幾rì,天天見武僧們練功習武,不免誕生了一個想在少林寺學武的念頭,那少林寺是天下武學的根基,能得到少林高僧傳授武藝,確實是許多少年夢寐以求之事。
於是張瓊軒找到玄智方丈道:“方丈大師,弟子有一事相求。”
玄智方丈見張瓊軒頗有俠義心腸,對他很是喜歡,於是笑眯眯的道:“哦,說來聽聽?”
張瓊軒道:“我想留在少林寺學功夫,不知方丈是否可以收留?”
玄智方丈道:“歷來江湖人士有許多願意到少林寺學武之人,除了少量願意剃髮為僧之外,大部分都是俗家弟子,不需要剃髮出家,但卻要遵守寺中的清規戒律,你能做的到麼?”
張瓊軒道:“師父們做的到,弟子自然也能做到。”
玄智又道:“少林寺向來收徒極為嚴格,品行不端者,心術不正者,身體殘疾者一概不收。”
張瓊軒道:“弟子誠心學藝,不敢有二心。願意遵守寺中戒律。”
玄智道:“如此便留你在寺中待一段時間,若是不能守寺中戒律,便要逐出寺去,凡是被逐出寺去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