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靜將方才沈方良塞給他的兩位下僕的紅包掏了出來。
沈方良翻身而起,請李華靜在院中的石桌石椅上,然後道:“我這身不成樣子,不過現在再進去沐浴更衣也不合適,所以就舔著臉請李公子忍受下在下的無禮了。”說完客道話,沈方良看了眼李華靜手中的紅包,道,“李公子這是何意?”
李華靜將手中的紅包放在石桌子,道:“那兩個我送來幫忙的,是我家的下僕,我讓他們來幫忙,是因為我已經將沈少俠你視為朋友了,可沈少俠似乎沒把我當做朋友,竟然還要給我家的下僕酬勞,這等客道疏離,可叫我好生傷心啊。”
這有些戲謔的腔調,倒是讓沈方良忍不住笑了,這一笑,竟是讓李華靜的腦袋忍不住有些熱意上湧,輕咳了下,李華靜為了平復情緒,微微錯開目光,竟是無意中掃到了在院落那棵楊樹下扮演人偶的尹日升,奇道:“他怎麼了?又鬧什麼事兒了嗎?”
沈方良頭都沒回,道:“他要跑。”
李華靜眼中劃過一絲瞭然,強忍著一種翻白眼的衝動,心道:這世上不知道好歹到這尹日升這份兒上的,還真是少數,沈方良還不到弱冠之年,這樣四方奔忙勞苦,為了哪個?還不是為了你尹日升!你倒好,種種作態,卻是把自己親人恩人當成了個仇人來防備。
想到此處,又想到那入學考試上,這個不知好歹的尹日升竟然壓了自己一頭,簡直是……突地,似乎明白了什麼,李華靜看向沈方良,道:“尹日升……他考試時寫得那些東西,是你要他背的吧,其實是你寫的。”
沈方良一下子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唐詩三百首》和《唐宋八大家文集》自然不是他寫的,可是他要如何向李華靜解釋什麼是唐詩三百首和唐宋八大家呢。
沈方良這邊的張口結舌倒是讓李華靜以為自己猜到真相了,再一次的,他開始為眼前的少年感到可惜。
有相貌有才華有功夫有本事,為什麼偏偏插到尹日升那坨牛糞上了呢?
第31章
深吸一口氣,楊君實半響才開口道:“這位學生……尹日升,似乎格式不對,這是策問的形格,不是明經的答法。”
那對尹日升這篇文章很是讚歎的先生道:“這有什麼!書院招學生,是招收真的腹有詩書胸有文墨的讀書人,豈能以形格不合就罷廢才子。”
楊君實張了張口,最後嘆了口氣,道:“若虛你說的也有道理,這個尹日升,罷了,可能也是我偏頗了,先招進來看看吧。”
被楊君實稱為“若虛”的那位對尹日升很是讚歎的先生,似乎對看到了這樣的好文章很是興奮,又跑去把其他先生正在看的尹日升的詩文也翻出來,看完之後,又是擊案叫好,道:“好詩!好詩!”
楊君實走至若虛先生近前,接過尹日升的那篇寫詩文的卷子,看完後,又嘆了口氣,他認同若虛先生的話,確實是好詩,所以此時也確實是沒有理由反對收尹日升入西湖書院了。
各位看官,你們肯定疑惑為何尹日升這敗家子突然間變得文采飛揚了,竟是讓這兩位桃李江南的飽學先生都讚歎非常呢?是尹日升真的突然之間經驗爆衝,從一個不學無術的人渣變成了才高八斗的大才子了嗎?
咳,馬老爺子教導我們,分析事情要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著手:
客觀方面,要知道這個時代,筆墨紙硯都很貴,資訊或者說知識的傳播速度之慢是後世很多生活在資訊爆炸的網路時代的人無法想象的,讀書人佔整個國家全部人口的比例,非常低,一般人都是文盲,不識字的,粗粗通文字能給人寫封信的都算是讀書人了,那麼在這本就佔國家全部人口比例非常少的讀書人中,算是比較有文采,對《四書五經》研習都有點兒水平的就更少了。
也就說,這個年代平均的讀書人水準其實不高。
主觀方面,恩,大家要看看尹日升的答卷。明經的考卷,楊君實之所以會說尹日升的形格不合,是因為考試出的題目是“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是《論語》裡很平常的一句,按照明經考法,本是該將國朝欽定的註疏等等答上就差不多了,因為是初考,也沒像國朝科考那樣什麼大經小經都定給題目,尹日升是怎麼答題的呢?
他根本就想不起來這句話出自哪裡,也不知道該怎麼答,不過在沈方良強迫他背的東東里似乎有一篇《利者義之和論》,尹日升想起臨入考場前沈方良那個威脅眼神,一個哆嗦,也不管不顧,就把這篇文章默寫了上去,那麼這篇讓楊君實和若虛先生都歎服的《利者義之和論》是誰寫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