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菸屁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城出現在遠方,正面是一座關城,被稱為小方盤城,來往行人商旅都是從這裡透過,在城牆每隔一段有一座烽燧,一個接一個,直到地平線的盡頭。小方盤城往北二十多里有一座大方盤城,那是整個玉門關防禦體系的軍需糧草囤積地。
整個玉門關防禦體系東西長達九十里,南北寬約一里,涵蓋了軍事指揮、瞭望傳遞、軍需囤積和屯兵駐守等多種功能
考慮到出關之後環境惡劣,困難會越來越多,劉成下令大軍在玉門關休息一個下午,在玉門關準備好五天的乾糧。
下午劉成並未休息,在新任玉門關守將黃凌的陪同參觀巡視了整個玉門關防禦體系的大部分建築。
劉成等人騎著馬走在城牆,他略粗估算了一下,這長城的地基寬大約三米左右,頂寬一米五左右,高度也是三米的樣子。
劉成一邊看一邊問道:“這長城牆是如何築造而成的?”
黃凌抱拳回答道:“回將軍,全部是地取材,由芨芨草、黃土、砂礫逐層夯築而成!”
這長城城牆牆體已經風化得相當嚴重了,特別是城垛女兒牆,雖然沙漠地帶下雨量較少,但下雨依然會沖走牆體的泥土砂礫,所以牆體會越來越薄,也越來越矮,很多地段的城垛女兒牆都沒有了。
一路行至大方盤城,劉成觀察了一下,估算這方盤城的面積大小,大約一百多米的長度,寬有十七八米,牆體排列整齊的孔洞,因這是囤積軍需糧草之所,這些牆體的孔洞應該是通風口,如果有敵軍來攻,也可以作為『射』箭孔『射』殺敵人。
站在大方盤城,黃凌指著北方不遠處一條河流說道:“將軍請看,那邊是籍端水的下游河段了,它消失在大漠的鹽沼之!玉門關所有將士們的糧草軍械全部都是用船隻從郡城運來的!”
劉成又巡視了一些烽燧之後帶著隨行官員將校返回了玉門關小方盤城。
次日清晨,大軍啟程出發。
出了玉門關之後,環境天氣完全不同了,一望無際的戈壁大漠,空氣逐漸變得乾燥,到了正午時分氣溫升得很快,將士們感覺有些熱,很多人取下頭盔,甚至有人想要卸下盔甲。
一個嚮導策馬前對劉成說道:“將軍,快告訴將士們,不能脫下頭盔,也不能卸甲,儘量不要把身體暴『露』在外面,這裡乾燥,人體容易失水,把身體暴『露』在外失水更快,還要用配發的布片遮住口鼻!另外還要告訴將士們,不能一次『性』喝太多水,這樣很容易把水喝光,造成飲水不足,只有實在乾渴得沒辦法忍受了才能喝一小口,儘量節約用水,水在沙漠裡是命啊,沒了水,將士們撐不過一天會失去戰鬥力的!”
劉成聽了之後回頭看了看,發現不注意這些細節的都是他從長安帶來的直屬騎兵,西涼軍倒是有些在沙漠行軍的經驗,他對身邊傳令官吩咐道:“聽到了沒有,馬把嚮導的建議當做本將軍的軍令傳達下去!”
“遵命!”傳令官答應後立即派傳令兵去傳達命令。
軍令是傳達下去了,脫了頭盔和甲冑的將士們只好穿戴回去,但是喝水的事情不是軍官們能夠控制得了的了,有些人有一點點口渴喝水,一牛皮袋水還沒有到天黑喝光了,每個人都只有一袋,如果喝完了再去喝別人的,那麼別人沒得喝了,別人自然是不肯的,沒水喝的人只能硬挺著。
傍晚時分紮營的時候,劉成聽到報告說軍有數百人已經喝光了自己的水,口渴的不行,想要再補充一袋。
一袋水的配備量要支撐一天一夜,這已經是最大配備量了,劉成聽完劉曄的報告後吩咐道:“不準在明早之前不準再給他們水喝,讓他們長長記『性』!”
劉曄答應:“明白!”
這下這些人終於嚐到了苦頭,一夜沒水喝,第二天早起來的時候口乾舌燥,嘴唇都開裂了,補充了飲食之後這些人總算學乖了,不在大口大口猛灌。
大軍在第二天下午抵達了一個叫都護井的地方,水井的旁邊有一座烽燧,是很多年前一個西域都護命人在這裡挖井而得名,井挖好之後,又在旁邊一個土包修建了烽燧堡壘,駐紮了一伍兵士守護這座井,為來往的商旅行人提供飲水和食物,當然是要收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