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最後的菸屁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紘回到了丹陽,周瑜雖然也已收到訊息,但還沒有從吳郡趕回了丹陽,吳郡需要大將鎮守,周瑜根本就脫不開身。

張紘把此次南昌一行的詳細過程向孫策報告了一遍,孫策聽了之後勃然大怒道:“按照他們的交換方法,我孫家這兩代人數年心血就白費了啊,那麼多官員武將都落在了劉繇和太史慈手裡,而他們落在我們手裡的這些人都是一些歪瓜裂棗,沒一箇中用的。不行,不能跟他們這麼換,如果按照他們的方法換,我孫家就再也沒有出頭之日了!”

張紘想了想拱手問道:“不知主公想如何處置此事?這事總要儘快有一個解決的辦法,不能一直讓老夫人和幾位少主少婦人被人關在大牢裡啊!”

孫策大怒:“我孫策把他們的家眷好吃好喝的供著,他們還把我家眷關在大牢裡?”

張紘連忙道:“屬下去的時候還在大牢關著,經過屬下的勸說之後他們才把主公和周將軍的家眷都接到了主公昔日的府上居住!”

孫策怒氣稍稍小了一些,但還是說道:“不行,我得帶兵去把他們救回來!”

張紘急忙拉著孫策勸說道:“主公萬萬不可,家眷在他們手上,如若主公帶兵前去很可能會引起誤會,到時候若是他們傷害了主公的家眷就不好了,屬下建議先把家眷換回來再說,那時依然堅持要帶兵攻打,屬下也不勸了!”

孫策一想也對,便同意先交換雙方家眷,按照張紘與太史慈的約定,雙方主公都不出面,交換人質的事情由各自的下屬完成。

交換人質的地點在陵陽城,這目前是太史慈一方控制的城池,人質交換就在城外五里處進行,各自只准帶一百兵卒。

雙方都很小心,唯恐遭到了對方的算計,但這次交換卻進行得很順利,畢竟交換是各自主公的家眷,誰都不想節外生枝。

把家眷交換回來之後,雙方都鬆了一口氣。

這次孫策沒有再聽張紘的勸阻,而是在沒有通知周瑜的情況下帶兵向陵陽殺來。

孫策很清楚,如果太史慈這邊不把他俘虜的官吏和將領還回來,他孫策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官吏和武將治理和鎮守丹陽、吳郡和會稽,而他俘虜的劉繇的官吏都是一些沒什麼才能的官吏,而且這些人短時間之內也不能忠誠於他為他效勞。

他手下最為倚重的文臣張昭等一干人,還有老將程普等一干武將全部都在太史慈的手裡,如果不把這些人救回來,他實在寢食難安。

為了對抗孫策和周瑜,太史慈就把家安在了陵陽城,這城不大,卻是與孫策勢力最接近的城池,在這裡,太史慈手裡有一萬兩千人馬,可以說他和劉繇手上大半兵力都在這裡。

只過了七八天,孫策就帶著人馬殺到了陵陽城下,太史慈當然不會任由孫策圍城,事實上以孫策帶來的一萬人馬也沒有實力進行圍城。

孫策自恃武勇,帶著兵馬在城下搦戰,舉著長槍向城牆大叫:“太史慈小兒,敢下來與江東小霸王孫策一戰否?”

太史慈一笑,大叫:“小霸王是人家叫的,還是你自封的?”

孫策臉色一紅,叫道:“不管是人家叫的還是自封的,你有種下來一戰否?”

“你當我太史慈怕你不成?”太史慈說罷喝道:“來人,點起兩千兵馬隨我出城迎戰!”

一通鼓響過之後,城門大開,太史慈帶著兩千兵馬衝出城門。

孫策不等對方列陣,就單人匹馬向太史慈衝過來,太史慈怡然不懼,向後揮手讓兵將們排兵列陣,自己打馬向孫策殺來。

這兩人都是用槍的高手,你來我上殺得激烈異常,戰鬥現場周圍是風沙四起,兵器交鳴之聲不絕於耳,雙方的兵士看得都是提著心吊著膽。

兩人鬥了一百多個回合不分勝負,完全沒有絲毫疲勞感,越打越來勁,越打越精神。

孫堅一槍刺向太史慈的馬,太史慈也甘示弱,一槍刺向孫策的馬,孫策卻不得不變招格擋,他垮下這匹寶馬還是好不容易弄來的,被刺死了可就不容搞到了,太史慈卻是沒有這方面的擔憂,朝廷那邊好馬多得很,他只要想要,隨時就能弄一匹過來。

太史慈從馬背上飛身撲過來把孫策從馬背上撲得倒地,兩人在地上打了幾個滾,孫堅一把抓住太史慈背上的手戟,而太史慈一把拔出了孫策腰間的古錠刀。

到了地上,長兵器受到了太大的限制,兩人都丟掉了長槍,一個拿著古澱刀,一個拿著手戟廝殺起來,同樣是殺得難解難分,從早上殺到了正午,都覺得肚腹中飢餓難耐,各自罷手。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顛沛三十載

顛沛三十載

一匹白熊
眾生皆苦,為何而活。生在亂世,吾知天命,但天命難從。看吾以劍動乾坤,創千古偉業,謀春秋大計。</p> 各位書友要是覺得《顛沛三十載》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裡的朋友推薦哦!</p> 顛沛三十載:</p>
仙俠 連載 3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