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處自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份子,並很快在阿曼地區確定了統治地位。
而且中國還打通了陸上交通,先透過鐵路將人員運到西北,然後乘坐汽車前往伊朗,再從伊朗港口乘船前往阿拉伯半島,比走海路近得多,中國在阿拉伯半島上的防禦體系也迅速建立了起來。(未完待續。請搜尋,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正文 第139章:鉅額利潤
這一年對於中國來說絕對是一個好年頭,全國各地都忙著投資,就連中央的那些大佬們,也都一個個把錢砸進股市。
還有一些人,拿著錢辦了廠子。
例如閻錫山所代表的山西官商,也就是晉商。
晉商這一年在山西瘋狂開礦,並瘋狂的修鐵路。此時是能開多少煤礦、鐵礦就有多少鉅額暴利。
成本當然也是比較大的,山西的煤礦很多都被江渝的寡頭財團給圈下來了,那些地皮大部分都是江渝的。
至於普通的耕地下面有煤礦?
那也不能開採,那是農用土地,沒審批是不要想挖的,除非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開礦的唯一路徑,就是找一些漏網之魚,或者高價從財團手上買地皮。不過高價買走地皮之後,還需要建設鐵軌進行運輸,投入可是不小的。
不過山西商人還是一個個往裡鑽。
這些晉商確實很有商業頭腦,但卻一直被排斥在華東商業協會之外,不為別的,就因為山西晉商沒有底線。
明末時與滿清通商,明王朝空有龐大人力物力,因為財政破產倒是沒用多少,反而因為晉商的存在,讓野豬皮用到了中國的物力。
清代時,晉商當中則出現了八大皇商。
他們已經被華東商業協會當成典型的反面教材,也是圍剿的重點。
那些晉商把土地買走後,本來也是要非常嚴格的審批才能開礦的,但因為晉商也都塞了錢,而且奇怪的是負責審批的人也收了錢,然後審批就很快的透過了。晉商感覺不出什麼問題,但一些敏銳的華東商業協會商人已經看出了點問題。
也許等戰後,中央就會以一個‘賄賂’的罪名,以及礦山不合法的理由,直接抄沒礦山,甚至還要罰款。
這絕對是血本無歸的買賣。
不過在晉商看來很正常啊!幾百年下來什麼時候不是這麼幹的?
趁著這個投資熱潮,江渝的‘軍閥寡頭財團’也開始將當初統計出來的沒有太大持有意義的資產賣了出去。
果然,如今賣很值錢,價格起碼是當初的兩倍,有的甚至更高。
那些產業雖然零零星星的,但數量卻非常的多,而且很多確實有不小的價值,只是對於財團這種大規模壟斷勢力來說不太適合管理。
中央也開始賣資產了,中央在臺灣和朝鮮有不少的資產。
雖然有壟斷價值的已經被江渝給買走了,不過透過那些資產的出售,中央還是拿到了近六億炎黃幣。
這回報太高了。
加上之前出售的資產,中日戰爭不僅沒有虧,反而讓中央給賺了一筆錢。
從這裡也能看出,江渝打仗並不狠。
如果是美國佬打仗,財團巴不得你打掉更多的軍火。不過江渝也不敢那麼折騰,中國畢竟底子薄。
而且要以民族利益為上,而對於美國財團不是這樣,人民只是工具而已,隨時可以捨棄。
中央賺了一大筆錢,算是彌補了財政赤字。
而且這一年的經濟增長度,完全出了中央的預計,而且財政部行輔幣還賺了一筆錢。
至於主幣的增,這個錢則是財團拿去了。
不過也不是太多,現在根本就沒有增鈔票,鈔票多少完全看出口了多少,並拿到了多少黃金。
然後才根據黃金進口了多少來行主幣。
而且隨著中央進行稅率改革,個人所得稅這個稅種開始徵收,銀行裡存多少錢,或者加上家裡有多少錢,才決定要交多少稅。
這讓中央的稅收明顯增加。
同時這種稅收制度,也讓投資急劇增加。
老百姓為了少交稅,紛紛把錢拿去投資,進行‘財富資產化’,也正是因為這樣,此時的中國,可謂到處工廠林立,各種小廠子都辦起來了,小作坊更是一大堆都是,生產著各種工業產品。
那些中小資本家透過集資的方式,中型工廠、大型工廠也都開始6續出現了,而且還有不斷增多的趨勢。
那些中小資本家看到別人賺錢了,也各自找專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