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處自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把錢放在錢莊的儲戶們能拿到的錢已經很少了,根本比不上他們存入的錢
第三日,錢莊倒閉進入階段,一天之內二十餘家錢莊宣佈倒閉,到處皆是哀嚎一片
只有那些及時把錢取出來的人才拍著胸口大呼幸好
錢莊倒閉後,那些股票雖然說名義上要賣掉交給儲戶,但什麼時候賣那是兩淮行政總署的事
在錢莊倒閉的同時,各大報社紛紛進行報道,並得出了一個公認的結論,“把錢放在錢莊是很冒險的行為,只有放在華東銀行西北銀行等民族大銀行才是最保險的而外資銀行在中國,隨時也面臨著倒閉的風險”
這個結論的得出,加強了財團對金融業的壟斷
這次錢莊擠兌風波之後,再也無人敢把錢放在錢莊了,錢莊在這一階段已經算是正式退出歷史了
僅存的一些沒有投資鐵路股票的錢莊日子也不好過,雖然說他們撐過了擠兌風潮,但問題是去他們那裡存錢的人越來越少了
而輿論卻在高呼加強對錢莊的監管,使得法律上對錢莊經營的限制越來越多,此後錢莊逐漸在中古消亡
取而代之的是儲戶們極有信心的華東銀行西北銀行等民族大銀行
就連外資銀行都遭到了很大的衝擊,先此時民族主義開始甦醒,各地皆號召百姓將錢放進民族銀行再則外資銀行存在不確定風險,也是儲戶們的顧慮所在
同時外資銀行此時的營業方式已經落後於中國民族銀行,老百姓到外資銀行存款都感覺很不方便
最簡單的一元開戶,在此時的外資銀行依舊沒有
而當外資銀行進行改革的時候,中國地區的民族銀行已經徹底做大,他們已經無力與中國的民族銀行抗爭
中國的民族銀行開得到處都是,就算是小縣城都有,老百姓想要匯款什麼的極為方便,而外資銀行也就多集中在一些繁華的城市,如上海武漢這些貿易金融城市
會把錢存在外資銀行的,也都是一些外國買辦
不過那些外國買辦現在日子也不好過,因為國貨開始崛起了,如最大的華東百貨都很少賣洋貨
就算是賣洋貨,也都是自己採買,根本用不上那些買辦商人
上海地區七萬多名買辦商人此時只剩下了不到一半,其他的都沒什麼生意做而轉行了
而民族銀行有一個更大的推廣優勢就是政府對百姓的補貼福利的錢,都要錢直接打到老百姓的銀行賬戶上
因此每一個工人人口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銀行賬戶,這也使老百姓逐漸形成了把錢存到了民族銀行的習慣
而且現在把錢放在銀行,還有較高的利息可以拿,這對老百姓們來說是個不小的誘惑力
銀行業就是這樣,當人們都沒有使用銀行的習慣時,銀行千方百計的吸引儲戶,但當展到人們已經離不開銀行的時候,卻變成了銀行掌握主動,那時候連利息都不用了,但卻可以毫無顧慮的使用老百姓的錢
所以銀行越展就是越暴利的
而在股市,所有投資者都開始觀望,本來還打算進入股市的投資者都捂住錢袋,等待著市場的轉機
這個轉機就是政府救市
而在北京,宋教仁確實是想繼續救市,他向華東集團提出了第二次借款,結果面對的卻是陳光甫的哭窮
陳光甫哭喪著臉在電話裡用憂傷到極點的語氣對宋教仁說道:“大總理有所不知,為了應對歐洲大戰,銀行大部分錢都用於囤積原材料了不久前全球遠洋公司從德國買了53萬噸排水量的貨輪,現在哪裡還能拿出那麼多錢啊以在下看來,這股市……”
電話那頭,宋教仁楞了半天沒反應過來
沒錢?
怎麼可能沒錢!
突然宋教仁隱隱有種不好的預感,好像他被人給坑了
關餘救市的問題,很快北洋政府就鬧得雞飛狗跳了宋教仁如同鬥敗的公雞一般,袁世凱表現得還算淡定,但心情顯然也不好
兩人都意識到,他們被江渝那小子給坑了一把
這一坑,就坑了中央五億元
現在中央已經欠華東銀行十億元了
至於那些鐵路股票到底還值多少錢?這個天知道,現在鐵路股票每一天開盤都在瘋狂下挫,這下挫勢頭好似無盡深淵
一些民間資金試圖抄底,結果也被無情套牢
那些股民像是瘋了一般,越來越多人開始瘋狂的甩賣股票
12oo元一股沒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