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3/4頁)
紅色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觀音庵什麼的。
婉玉的社交活動在這個時代算是比較多的了,她主要有三個地方去,皇宮,觀音庵還有親戚家,以及偶爾一兩場聚會。
這裡是沒有宅女這種說法的,一輩子只出一次門的大有人在。
婉玉去觀音庵,表面上是燒香拜佛,往裡一點是因為她雖是個俗家居士,但是也要有個地方掛靠關係的,家從江南搬到了京城,這組織關係也挪到京外觀音庵了。
至於最最本質的理由,婉玉來裝有慧根的人了。
京外觀音庵的香火旺的不得了,她們也有些能增加香火的手段,有點像後世所謂的認領什麼的,不少香燭元寶等等都是來上香的客人們自己動手做的。當然材料觀音庵是不收銀子的,大師是這麼解釋的,“大家隨緣,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數字,扔些銅錢便是。”
喜歡的數字,它再是煉製出來的世界,國人喜歡的數字就那麼兩個,六和八,最多再加上五和九,至於給多少,這就牽扯到心理問題了。個位數有點拿不出手,至少兩位數,多一點的就是八八八或者九九九什麼的,總之寺廟的香火很旺。
還有一種活動,就是婉玉現在參加的,寺廟後山有樹,有稻田,供上香的施主們認領,當然上香上的再勤,也不能天天來,樹還罷了,要是這地真讓她們種,別說糧食了,連雜草都得枯。
所以這些施主們不過來時裝模作樣的動動鋤頭,或者澆杯水什麼的,平常照顧還是庵裡的尼姑們來。婉玉過來是來做她的老本行了,糧食增產。
原本她以為這裡的地和蓮華上師那裡一樣,都是尼姑們自己種的,現在有了這個機會,她更是一點餘力也不留了,大概三五分的地,去年剛來那一季種的是玉米,收了一石多,直接是別人的兩倍。
這一季種的是小麥,還沒收,不過看著旁邊陪她過來的尼姑的狂熱勁兒,真心滿足。
回去蓮音大師屋裡,大師笑眯眯道:“居士的地好收成。”
婉玉面無表情,“都是觀音慈悲。”
大師繼續笑眯眯,“去年的玉米,庵裡留了一些,剩下都分發給庵裡的俗家居士了,今年的麥子,不少人眼巴巴的等著呢。”
給居士們認領的地,差不多都在一處地方,而且這認領地要花的銀子,比自己出去買磨好的上等糧食還要貴,不過好多人就好這一口,沒辦法。也正因為地都在一處,婉玉地裡都快被苞谷壓塌的玉米杆子分外的引人主意,在觀音庵裡的產量大增,或者是其他任何一點點異常,可不都得歸到觀音大士顯靈上面嗎。
再一打聽,好傢伙,從江南一路飄紅到了京城。
蓮音大師高興壞了,雖然還是個大師,不過已經成了庵裡最有名的一個大師了,而且已經成功擠掉前面兩個人,在下屆主持的的候選名單上至少排進前五了。
蓮音大師笑了笑,道:“上次居士送來的經書,已經在佛前開過光了,等你走的時候帶上。”
婉玉也笑了笑,“大師厚愛。”
這經書不是婉玉要用的,是打算給元春帶進宮的,用來在皇后以及後宮妃子面前刷好感度用的。
元春要選秀,婉玉沒理由不幫忙,特別是賈府中人已經打聽好了宮裡娘娘們的愛好,特意求到她面前了。
除了這個,當然還有別的。
等到經書到手,婉玉又去了賈府,這次跟著她一塊去的只有黛玉一個,林平讀書去了,至於母上,作為一個出嫁的女兒,她一年回孃家的次數其實是有限的,但是外孫女去看祖母是沒什麼約束的,所以婉玉帶著禮物,還有另一個外孫女,到榮府給外祖母請安去了。
婉玉沒選過秀,不過大體程式也是知道的。首先是初選,這個是宮女和太監選的,然後這一關過了才能見到主子,最後一輪才是在宮裡住三個月考查品行。
經書是給最後三個月準備的,不過前面第一輪第二輪她家裡也有東西送。大家都是親戚,雖然最後賈府有可能把自己弄的家破人亡,但是在沒出事以前,要是避開了,那就是忘恩負義,那就是親情淡漠。
而且祖母對她們一家都挺好的,有好吃的好玩的都給留著,每次母上回來把二舅母氣的狠了,外祖母都裝作沒看見來著。
婉玉笑了笑,跟妹妹兩個先撲進賈母懷裡滾了一圈,這才坐起來說話。
“首飾是宮裡賞出來的,這兩年的款式,帶著這個進去,嬤嬤太監們也不敢太過分。”婉玉道。
賈母笑了笑,“還是我敏兒想的周到。”
“還有這布,江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