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皇后,本就該從旁襄佐,卻成天想著那些爭風吃醋的事情,還望向以此來要挾朕!既然你這麼喜歡端著架子,就在長樂宮端個夠好了,接見諸侯王世子一事,朕自會派其他人料理!”
說罷拂袖而去,頭也不回。
孫嬤嬤從帷幕後面繞出來,她站在那裡從頭聽到尾,頓足不已,痛心疾首道:“娘娘糊塗啊!這本是與皇上修復關係的大好機會,您怎麼就……唉!”
她話還沒說完,孫皇后已經掩面哭了起來,“本宮也不想,可是一想到那些賤人耀武揚威,我就忍不住……”
孫嬤嬤真不知道該什麼好,她這位主子,在家時便是被人千疼萬寵的掌上明珠,祖父是已故太師,父親是當朝首輔,這種家世放在那裡,從小便被稱讚“嫻雅*”,哪裡聽過半句重話,就算後來當了太子妃,也是被先皇太后一路寵著護著,等到當今皇上登基,充塞後宮,這位主子性格里的缺陷才逐漸暴露出來。
她看上去和善大方,可又不是真大方,不像當今太后那樣沒心沒肺只管逍遙度日,她同樣會吃醋,卻只是悶在心裡不說,表面還要作出落落大方的賢后風範,這分明是隻能憋死自己。
再說心計,孫皇后當然不是沒有心計,可她身上又還帶著幾代書香門第出來的清高,俗話說打虎不死反被虎咬,她每次對衛貴妃於淑妃等人下手,卻都沒法乾脆利落,總是留了那麼一點點餘地,讓人能夠察覺,譬如上回的巫蠱案,偏偏就讓皇帝察覺出一丁點蛛絲馬跡,進而懷疑到她身上,生生壞了帝后感情。
正所謂好人做不得,壞人又當得不徹底,所以悲劇了。
這一切的一切,孫嬤嬤不是沒有勸過,可終究也只能眼睜睜地瞧著命運的軌跡往前一路滑去,不受任何人的控制。
老實說,她從私心裡就不認為自己這位從小看到大的主子適合當皇后,但是當時孫家上下,先帝太后,甚至是孫皇后自己也這麼認為,她一介奴婢,又能說什麼……
這也許是命吧……
“娘娘不必傷心,現在一切還不晚,您只要去給皇上認個錯,把事情攬過來,奴婢心想皇上會答應的,您就可以趁機與皇上修好了。”
孫皇后想必也後悔了,她從雙手中抬起頭來,臉上流露出猶豫:“他會答應?”
“當然。”孫嬤嬤耐心道,“可以做的事情很多,皇上和您說了他的意圖,是希望您能配合,但是別的嬪妃不可能知道,皇上也不可能到處去說,壞了他老人家的好事,所以您儘可讓衛貴妃和於淑妃她們以為皇上是真的要在諸王世子裡擇儲,到時候自然會有人著急,一著急,指不定就會生出什麼事來,壓根用不著您動手。”
孫皇后剛才也不過是一時激動亂了分寸,如今冷靜下來,理智也就逐漸回籠了,她擦乾眼淚,思索了片刻,輕輕頷首:“你說得不錯。”
☆、漁翁得利
也不知道是鬧過一場之後醍醐灌頂,還是聽進了孫嬤嬤的勸,孫皇后忽然就積極了起來,不僅主動去給趙容熙認了錯,還言辭懇切地反省自己做過的一切,表明自己願意配合皇帝的計劃,趙容熙本就不是一個鐵石心腸的人,見孫皇后涕淚俱嚇痛心疾首,也不好再斥責她,於是帝后終於重歸舊好,當然,心中的鴻溝和裂痕不是那麼容易消弭的,但在有些人看來,這被解讀成為一個訊號——皇帝確實打算在諸王世子中擇儲的訊號。
最起碼衛貴妃就是這麼想的。
衛貴妃不像其他嬪妃,她在朝中沒有顯赫的外家,在她被晉封為貴妃之後,皇帝冊封了她的兄長為恭順侯,聽這封號就不難想象其內涵了,就算有了爵位,衛家的人在朝堂上也屬於暴發戶型別,會跟衛家來往的,也就是那些看中了衛家前途,把寶押在他們身上,又或者希望能攀上衛貴妃藉以飛黃騰達的趨炎附勢之徒,真正的公卿世家,沒有一個願意與他們往來,生怕折了自己的身份。
在這種情況下,衛貴妃在宮中能夠得到的訊息自然有限,加上她本身的見識本來就不高,宮鬥或許有一手,但論起分析國家大事,不如孫皇后遠甚,自然也很難猜出皇帝召見諸侯王世子入京背後的深意,只當最近宮裡頭的流言都是真的,再結合皇后近日春風滿面的模樣,連帶著之前給皇帝出主意的劉海月也記恨上了。
二皇子趙與雍躺在搖籃裡,被宮女手裡頭的撥浪鼓逗得咿呀咿呀地叫,衛貴妃站在邊上看了一會兒,轉頭問大宮女玉笙:“皇后最近有什麼動向?”
玉笙道:“昨日皇后下了帖子,請一干諸王世子小敘……”
衛貴妃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