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歷史是個環! (第1/2頁)
毛神大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唐太宗李世民雖然已經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了,能力也是非凡,但,他對關隴集團,也不能做到一口氣的拆散滅掉。” 趙龍說道,“但李世民一朝的時候,就已經對關隴集團有所壓制了,他壓制的手段很簡單,那就是他在一統天下的過程中,啟用了大把的山東豪傑,所以,他統治的時候,那是有兩大陣營共存,而不止是一個陣營集團說了算了。” 沒錯,李世民一統天下的過程之所以那麼順利,不光是因為他這個主帥牛逼,同時也是因為手下的猛將良將比較多。 這些猛將,有的是關隴集團的,有的,就是山東豪傑,這些猛將乃是李世民戰略部署到戰略實施所能實現的關鍵。 當然,這個山東豪傑,不等於現在的山東省,是崤山以東,也可以稱為關東。 古代國內兩大基本盤,也就是關中和關東。 從秦漢開始是如此,到後面唐朝了,還是這樣。 後來,隨著幾次衣冠南渡,又才逐漸的養成了另外一個貴族集團,是江南士族。 後來隨著關隴集團的消亡,蒙古人的南下,部分山東豪族聚攏大都形成京城勳貴圈,部分山東豪傑被迫南遷到了江淮,形成了淮西淮東的淮河士族集團。 元末的幾路反王,包括朱元璋在內,都是淮河流域的豪強勢力。 靖難之役,從北到南,看似是朱家內鬥,其實是北方豪族對淮西士族的反撲。 而等到清末,江南士族,則是大規模的登上了舞臺。 所以整個古代歷史的動盪消亡,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參與的核心就是這麼幾個非常精簡計程車族集團。 古代政治歷史,是貴族集團抱團高度參與,而勞苦大眾被迫參與,且永不能主導的政治歷史。 變來變去,動來動去,最後卻只是一個萬變不離其中。 “不過……” 說著,趙龍繼續說道,“到了李世民駕崩了,李治上位之後,他上位之初,其實也並沒有想著一口氣把關隴集團打趴下。因為那時候掌控著關隴集團的不是別人,是他親舅舅長孫無忌,還有一個褚遂良。 本來吧,大家當匯源腎寶,他好我也好,沒想到這長孫無忌嚐到託孤輔政的頂級權力之後,不願意撒手了,李治不管大事小事都只能聽從他這位國舅的安排,所以心裡就沒辦法接受了。 武則天是個聰明人,他看出來李治的不滿了,就主動獻計,願意幫助他除掉關隴集團,李治大喜啊,就給了自己這位老婆特別大的權利,得把她抬成皇后。而原來的皇后王皇后正是關隴集團的出身。 所以,廢王立武,不是個人喜好問題,是打響了針對關隴集團的第一槍!武則天,這才上位的,而且上位之後,也是想盡辦法拆分打壓關隴集團,所以李治給她的權利也就越來越大了,直到最後,自封天皇,封武則天當天後,兩個天,這叫凌駕於眾人之上,特別是要凌駕於你關隴集團之上。” 沒錯,這天皇天后的機制其實是唐朝開始的,而且也只有唐朝有。 正好那個時候,島國過來的遣唐使比較多,一看這玩意兒這麼炫酷,這麼優越,索性就學過去了。 所以島國哪特麼來的幾千年的天皇制度,唐朝才多少年,他的天皇制度的時間,那肯定是在唐朝後面的。 “原來如此啊?” 嬴政聽了,這才明白,“看來,這武則天能得到如此大的權利,盡是關隴集團給她的機緣。” 這話說的倒也沒錯,如果沒有敵人,那麼你的領導就未必重用你,甚至專用你。 敵人,那就是你的衣食父母啊。 自古以來有多少的能臣將相,得到重用甚至專用,那都是因為要打壓敵對的需要呢? 不盡其數! “對。” 趙龍笑著說道,“所以李治一直都在重用武則天,那不是身體需要,或者不光是身體需要,同時也是政治需要。當然,他也沒想到,自己和武則天打配合配合了一輩子,到自己死了之後,武則天竟然會連廢兩個兒子,然後自立為帝。當然,這個過程嘛,其實一直都在對關隴集團進行著打壓,一直沒打壓滅呢,武則天也不好撤。” “她,還連廢了自己兩個兒子?” 嬴政聽了,又是一陣意外。 “對啊。” 趙龍說道,“中宗李顯,廢為了廬陵王,睿宗李旦,廢為相王。然後武則天終於自立為帝了,改國號為周。” “這,廢了之後就有廟號了?” 嬴政詫異,“莫非是死了?” “不是,是武則天當了十五年皇帝,到老了,最後也被逼退位了,朝廷又回到他李唐的手裡了。然後這當過皇帝的哥倆,人均又當了幾年的皇帝。所以,都有廟號。” 趙龍笑著說道。 “呵?竟然還能如此?” 嬴政聽了一笑,“這皇帝,竟然也能一直兄終弟及?” “那可不是這樣,這樣那都是有原因的。” 趙龍說道,“神龍之變之後,武則天退位,李顯成了皇帝,結果李顯不中用啊,他的皇后韋氏,不但給他灌迷魂湯,自己也要喝幾口迷魂湯,迷迷糊糊的感覺自己可以當第二個武則天。”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