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處都是數百年老店的情況之下,這家小廟原本一點也沒有吸引信徒之處,蓋廟的時候是日據時代,比歷史輸別人,比地點更慘了,它位於整個大鹿港地區最荒僻的地方。
雖然如此,在日據時代末期,美軍轟炸臺灣的時候,聽說這聞小廟方圓半里之內,竟然都沒被”光顧”過,因此住在這帶的人都有個傳言,說廟裡的主神——天媽,會接炸彈!傳言越說越穿鑿附會,香火也就越來越旺盛。
景氣衰退,噢,不,”廟氣衰退”是有原因的……
開廟者是名老廟祝,他自己身兼乩童,廟小也還應付得來,但是”接炸彈”的神蹟傳開後,不少自稱有神緣的,先後想來廟裡擔任乩童,奈何這位廟祝就是不收。
二次大戰結束後,這名老廟祝不知從哪邊帶回一名孤兒,這名孤兒便成了老廟祝的接班人,在老廟祝過世之後,順理成章地成為新一任的廟祝兼乩童。
這個年輕乩童非常的怪異一一當乩童卻不起乩(注1)。當地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大家都以為神靈跑了,慢慢地,來廟祈福的人越來越少。
在廟多竟爭大的鹿港一帶,這樣下去可想而知,初一、十五偶而還會有一、兩人來上個香(可能是一種自我安慰的治療行為吧),平常廟裡是空空蕩蕩,廟外則是人聲鼎沸,老人賭殷子,小孩亂跑,所以廟祝才幹脆擺起香腸攤,賣香腸餬口飯吃。
這新廟祝身材清瘦單薄,臉頰有顆長了長毛的痣,年紀輕輕的,額上已有不少皺紋,加上不修邊幅,活像個苦行僧。他每天賣香腸、和老人聊八卦,怎麼看也沒有靈性,讓人感覺到他像在混吃等死。
就這樣一天過一天,直到他第一次起乩,全部的村民嚇了一跳。
口
時間:民國六十九年(公元一九八○年)
地點:鹿港地區偏遠的一個小村
事件:阿杜起乩
保守的村民有著純樸的習慣,早早睡覺、早早起床,只要過了下午七點,天全黑時,幾乎整個村子都進入停頓狀態,路上沒有半個人,偶而不知從哪傳來一、兩聲狗叫。
如果是沒有月色的夜晚,那就更黑了,只有村口一盞孤伶伶的路燈佇立著,大家七早八早就上床就寢(或許這就是這個村子的人特別會生的原因吧)。
本來每天都是一樣的,村民們吃飽飯後,一個個睡覺的睡覺、”辦事”的”辦事”。
這天,也是烏雲罩月一片漆黑,稍稍有些不同的是,這個夜太寧靜了,連蟲的叫聲都沒有,甚至連風颳過樹梢的聲音也不存在,整個村子像是定格的畫面。
沒有人留意到什麼時候一輪明月破雲而出,月光灑在村口,隨著雲的飄動,慢慢地移向村尾,像是有人在半空中,拿著探照燈對著村子直射窺視。
月光最後停留在村尾廟前的那棵大榕樹上,形成一個古怪的畫面,廟的這一頭無比的黑暗,一線之隔的大榕樹,卻是明亮皎潔,似乎有個管子固定住光束一般。
“呼……咕嚕咕嚕……”由廟裡傳來年輕廟祝的打呼聲,外面的異象並沒有干擾到他。
突然間一閃,”磅”的一聲,一道脆雷響起,接著霹靂亂響,那年輕廟祝整個人跳起,像是感應到什麼。
很快地,”刷刷”聲響,悶了半天的雨由空中傾洩下來,長串的水柱像一根根的箭,由空中射下,配合著雷嗚,真如千軍萬馬奔騰廝殺。
天一樣的黑,烏雲密佈卻留個小破口,讓月光穿透,那棵榕樹就這樣詭異地沐浴在月光中,蒙雨中的雷電交叉斜射,一道道竟是往榕樹的附近劈去。
離榕樹最近的一戶人家,最近剛辦完喜事,那是阿狗和他媳婦的新居,兩人正在Happy,卻給這場突然來到的閃電嚇著,老婆問老公:“阿狗,雨下得真大啊。”
阿狗沒答話,努力地繼續耕耘。
“噢,阿狗,你怎麼流這麼多汗啊?”媳婦本來想,老公最近太操了,身體虛了嗎?”咦,不對……冰冰涼涼的感覺讓媳婦醒悟過來。
“啊,不行,阿狗,屋頂在漏水!”
說來可笑,就這麼巧,雨水由屋頂的小破縫滴在媳婦的臉上,屋裡一片烏漆抹黑,老婆開始沒留意,還想到買補品給老公試試。
阿狗一腔的熱血轉瞬間掉入了冰櫃裡,本不想理會,但漏水滴滴答答真是礙事,他不得不暫停動作,很不情願的下床,想去拿個臉盆來接雨水。
“咦,外頭怎麼這麼亮啊?”他好奇地貼著窗子往外頭看,剛好看到怪異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