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宮裡的一切,甚至是齊國朝堂內的鬥爭,也與她將來的命運緊緊相連,並不是她想象的那樣,與自己毫無關係。
作者有話要說:
☆、高孝琬
天統二年,河間王府。
牆上有一幅畫像,高孝琬靜靜地站在房裡,抬頭望向那幅畫。恰巧這時,一名女子款款而來,剛至門外,便聽見裡面傳來一陣哭聲,雖然聲音不大,但她聽得還是很清楚。
女子緩步近前,雖想推開房門看個究竟,卻又有些猶豫。
高孝琬明顯察覺到外面有人,於是衝門外高喝一聲:“是誰?”
她慌了一瞬,隨即應道:“殿下,是我。”
高孝琬一聽便知是自己的小妾陳氏。他很快上前,將門推開,看著她問道:“有事嗎?”他一向如此,總是對她不冷不熱的。
陳氏勉強一笑,低聲道:“妾身聽下人們說,殿下一整日都沒有進食,所以拿了一些飯菜……”
高孝琬臉色未變,對於她的誠意,他並沒有表示多麼歡喜,而是僅僅向她道了一聲謝,然後讓她將飯菜端了進來,放在桌上。
他仍是站在那裡,沒有一點要進食的意思。陳氏見他不領情,就想開口勸說,可是看到他一臉冷漠,又不得不將話生生吞了進去。
她沒有再勸他,而是站在高孝琬身側,順著他的目光,將自己的眼睛轉向牆上那幅畫像。
畫上的人看著很眼熟,卻分不清究竟是誰,因此陳氏便開口問了一句:“這畫上的人是?”
高孝琬輕聲答道:“是我的父親,文襄皇帝。”
陳氏接著看向他,道:“沒想到文襄皇帝都走了這麼久,殿下還是如此掛念。”
高孝琬嘆道:“可惜,現在不僅父親走了,連大哥也離我而去!”
想來,能讓他傷心落淚的人,除了父親以外,便是兄長高孝瑜了。他們二人雖是異母所生,卻也是兄弟至親。
高孝瑜被害以後,朝中諸王因怕齊主淫威,所以都不敢吱聲,唯有高孝琬一人大聲痛哭,使得齊主對其產生不滿。
高湛在位期間,整日沉迷酒色,不思朝政,一切國事皆交由大臣處理。河間王高孝琬對此常有怨言,一直不滿佞臣執政,將朝堂搞得烏煙瘴氣,卻又無法勸說皇帝,所以就命奴僕做了個草人,時常用箭射它,以此來宣洩心中的憤怒。
兄長高孝瑜離世前,就曾對高湛說過“皇后是天下之母,不該隨便與大臣親密地接觸”,這話明顯在說胡氏與和士開之間行為不檢,走得過於親近。
高湛倒是接受了他的勸諫,只是高孝瑜此舉徹底得罪了和士開。
他與其他大臣屢次向高湛進讒,說河南王高孝瑜過分奢靡,又說在山東百姓只知道有個河南王,卻從未聽說有皇帝這個人。由此,高湛也對這個侄子心生忌恨。
高孝琬因是文襄皇帝嫡子,向來驕矜自負,也根本不把這些奸佞放在眼裡。如今,他又行此舉,自然引起了和士開等人的不滿,於是他們向高湛進讒言,說是“河間王編了一個草人當做陛下,常用箭射它以此發洩。之前突厥進犯,高孝琬摘下頭盔,擲於地面,還說‘我又不是老婦人,何須帶這些東西’,這話明顯是在暗諷陛下。河間王一向自負,現在又不把陛下放在眼裡,若他再這樣肆意下去,天子的威嚴何在?”
記得兩三年前,突厥和周朝大軍一同進犯,周國大將楊忠帶兵攻克齊國二十餘座城池。當時,齊兵準備防守陘嶺險隘之地,但最終還是被楊忠擊破。
不久,突厥可汗帶領十萬騎兵與周軍會合,打算兵分三路,從恆州一起進攻。高湛聽聞此事,很快離開鄴城,經過九天時間到達晉陽。
僅僅十一日後,周師以及突厥士兵一併逼近晉陽,高湛恐敵不過兩方大軍,於是披上戎服要帶宮人向東而去,準備避難。高孝琬和趙郡王高睿卻立即進諫,請求將部分軍隊委於高睿指揮,必定會嚴整有序,擊退敵軍,高湛最終依從了他的建議。
高孝琬當時就脫去了頭盔甲冑,將要出兵抗敵,沒想到高湛看見他如此行徑,很快就命人前去將他追回。
想到那時的自己,還有和士開的話,以及高孝琬的舉動,高湛心裡不由暗惱。
強敵與突厥一同入侵,被大肆掠劫,已經讓他很上火了,現在又聽說受到侄子的諷刺嘲笑,高湛自然不會對高孝琬有什麼好印象。
祖珽見他面有慍色,便開始火上澆油:“魏朝曾有一首童謠‘河南種穀河北生,白楊樹頭金雞鳴’,河南、河北皆指河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