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 (第3/4頁)
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我去給它抓幾條蟲子,找點蜂蜜。”
說著提著鳥籠就往外走,才走了兩步卻又轉了步子回來,抄起了果盤上的一隻蘋果,笑的一臉和藹地對眾人道:“差點忘了,這個它也愛吃。”
王柏:“……”
眾人:“……”
直到王柏提著鳥籠子,哼著小曲兒走出了松齡院眾人才回過神來。
“咳咳。”王柏右手握拳,抵住上唇假咳了咳。想起自己剛剛的狼狽模樣被弟弟弟妹和晚輩們看了個正著,心中不由地有些尷尬。
這時候,又有人進了院子,往正廳這邊來了。這一回卻是一個身姿柔弱的婦人牽著一個十歲左右的女孩。
王柏剛剛丟了臉,正覺得尷尬,廳裡的氣氛又奇怪,便故意哈哈大笑地走過去拍了拍三老爺王棟的肩膀擠眉弄眼地笑著打趣道:“三弟,瞧你這才剛回來,愛妾就找上門兒了,哈哈哈哈……”
王棟皺了皺眉,向外看去,柳氏聞言。神色眼中厲色一現,直直盯著外頭的崔姨娘。
崔姨娘今日還是一身素色的褙子,身上少有首飾。卻更加顯得她弱柳扶風,娟秀可人。
崔姨娘在廳前停了,並未進屋。只在廊下就跪下向孫氏磕頭請安。
孫氏剛剛被王宏一氣,才緩過神來。心中的憤怨正找不到地方發洩,此時見了崔姨娘自然是沒有什麼好臉色,當即把臉一沉喝道:“不是說五丫頭生病了,連給列祖列宗寫個包衣都無法握住筆麼?你這會兒把她牽來幹嘛?這裡是松齡院的正廳,你是什麼身份?誰準你站在這裡了!給我從這院子滾出去!”
後面那句話她剛剛最想對王老太爺說的,可惜夫為妻綱,在這個兒孫皆在堂的場合即便是王老太爺再胡鬧。她也是沒有辦法說出來的。這會兒藉著崔姨娘發洩了出來,心中倒是沒有剛剛那麼憋悶了。
崔姨娘一直不曾抬頭,聽了孫氏的話嚇得身子一抖,戰戰兢兢道:“婢妾是聽聞老爺與夫人回來了,便帶了五小姐來給老爺夫人請安。婢妾自知身份低賤,並不敢進屋,只在外頭給老爺與夫人磕完頭就走。”
說著便伏下身子朝著王棟與柳氏的方向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
柳氏見崔姨娘一來就捱了孫氏一頓排頭,連個正廳都進不了,心中因崔姨娘突然出現的危機感與酸意終於消退了一些。又見她真的只是老老實實地磕著頭,不曾抬起過臉。甚至連偷偷看王棟一眼也不敢,不由得滿了意了。
崔姨娘磕完了頭,緩緩站起了身,低頭輕聲道:“婢妾身份低賤。但是五小姐卻是正正經經的小姐。還請老夫人看在五小姐許久不曾見過她父親與母親的面了的份上,允了她進廳去給父母親磕頭,全了孝道。”
三娘聞言暗中挑了挑眉頭,向崔姨娘看去。見她規規矩矩地站著,半點要引起三老爺注意的舉動也沒有,連頭都沒有抬起來過,想到她剛剛的話,果然是個謹守本分的好妾室啊。
可是她想起崔嬤嬤口中聽來的那些,以及崔嬤嬤每次提起她都恨不得將之扒皮拆骨的勁頭,三娘心中微哂。
崔姨娘出身荷風院,當年是她母親趙氏身邊最得信任的大丫鬟。
在趙氏那滿院子從孃家帶來的丫鬟當中,崔姨娘並沒有什麼優勢,她雖是跟著趙氏陪嫁過來的,卻不是趙家的家生子。聽趙嬤嬤說,這位崔姨娘是當年趙氏在街上買回來的。
趙氏坐馬車出門,遇見了正要被叔父賣到煙花之地的崔姨娘。
崔姨娘原本安安靜靜的跟在他叔父後面,他叔父見她乖巧便也沒有綁著她,或許是在家中之時便以為已經做通了侄女兒的思想工作。誰知道到了正街人多之地,崔姨娘突然狂衝出去以頭觸牆欲尋死。他叔父一個不察沒有拉住,傻著眼看她血灑了滿牆滿地,瞬間就滿臉是血地倒在了血泊之中,眼見著氣息微弱就要活不成了。
路上行人紛紛圍觀,有那知情之人就口沫橫飛地當場說起了故事。原來這位姑娘叫崔娟兒,家住城南響鑼街福壽巷,五歲時死了爹跑了娘,便跟著叔父一家過活。這叔叔嬸嬸平日裡將家中的粗活累活都甩給這個當年才五歲的小丫頭幹,卻經常讓她穿不暖吃不飽,平日裡還對他非打即罵。
這也便罷了,崔娟兒一聲不吭地全忍了下來。可是沒有想到叔叔一家卻是是如此狼心狗肺,喪盡天良,竟然因為想給自己家兒子多攢一些聘禮好娶西城東大街張記肉鋪張屠夫家的閨女兒張如花,而打起了侄女兒賣身銀子的主意。
若是賣到一般人家家裡做個小工也便罷了,可是這位叔叔偏偏貪圖翠紅樓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