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重樹塑像,譚風林帶人向閻王鼻走去。才走不遠,只聽得背後道觀內鐘聲一響,眾人吃驚回頭,一齊立定,良久,餘音消失,道觀內復又歸於沉寂。思綱眼望著譚風林,聽他示下,譚風林擺擺手,大家原路下山,不一時,來到閻王鼻下,秋風送爽,眾人只感大暢心懷,禁不住都深深吸了口氣。
第三章 翠屏之顛
常思綱回到家,時已近午,肚中飢火上升,他先喝了一頓水,就忙著要吃飯,竟然連兒子都忘了看了。
“怎麼樣呢?你們去有沒有發現?”妻子站在一邊,看他狼吞虎嚥的樣子,一邊勸他慢點,一邊問他。
“唔,”思綱嘴裡滿是飯,說話含混不清,“是道觀內的塑像。”
妻子聽著直納悶,塑像怎麼了?可她不忍心再問了,先讓他吃飽飯再說罷。
飯後思綱簡要描述了一切,永紅聽得也很奇怪,不過她有自己的想法:“興許就是塑像倒了呢,可怎麼會傳那麼遠呢?我看,還是叫我爸爸來看看吧。”
對呀!思綱一拍大腿,頓時興奮起來,或許岳父能有說法呢,那還是自己去走一趟吧。沒想到岳母到有自己的說法:“思綱,現在平平他媽也能下地了,我也想回去一趟,順便對你爸說一聲,讓他來一趟。”
思綱頓感歉疚,岳母在這裡伺候母子倆都一個多月了,期間也沒回家看看,岳父和永荷倒是來過幾趟,但岳母一直呆在這裡,只在中秋之夜回過家,今年秋天雖說不算很忙,可秋收本來是農村的一件大事,看岳母形容有些消瘦,那自然是勞累和操心之故,其中自然也有睡眠太少的因素在內。
他點了點頭,妻子自然去收拾些點心之類的東西,讓媽媽帶上,思綱送到村西。也不過才過午,宋柏青就行色匆匆的走進了常家。
思綱自去泡茶,柏青擺擺手,他先看看外孫,眼睛裡笑意盈盈,眉毛鬍子又抖又翹,隔代人對孩子那種親切和疼愛,與父輩又自不同。
孩子看著外公,一雙眼睛瞪得大大的,似乎也在笑,大家被他的神情逗樂了,忍不住一齊大笑。
笑罷,思綱把茶桌拉到院子裡的楸樹底下。思綱的院子本就是建在荒野,樹木本來很多,思綱伐掉了一些,只保留了幾棵大樹,可以遮陰涼。這棵楸樹,就是保留下來的樹木之一。
翁婿兩個直接談到鐘聲的事情,原來晚上宋柏青所在的臥虹村也聽到了鐘聲,不過隔著飛鷹山,鐘聲弱了許多,而且方向也不好辨別。但他對這件事非常關心,有墳墓事件的前車之鑑,宋柏青謹慎了許多,對任何風吹草動卻變得更加敏感了。
“我們去翠屏山走走吧,子平喜歡去那裡,我都好久沒去看看了。”宋柏青感觸良深,他的目光落在方子平院中的大樹上,以前,他來到女婿家,總是喜歡到子平那裡去,一老一少坐品香茗,笑談天下,實在是遊哉悠哉,大快平生。
思綱明白岳父的心思,他沒說什麼,帶上一葫蘆水,爺兒兩個出村外西北,直奔穆家林方向。秋陽正烈,南風乍緊,田野裡還是火熱一片,單看此時,渾沒有秋天的氣象。大部分莊稼已經收了,只有地瓜葉子還是深綠色,也快到了收成的時候了。
宋柏青默默走著,常思綱也不說話,繞過穆家林,山路變陡,曲折繞回,直奔翠屏山頂。宋柏青來到一株大樹下,這裡就是他和方子平經常休息的地方,那時候,方子平半真半假的透露了他對付神雞的計劃,宋柏青現在想來,那自然都是他的肺腑之言,而自己因為唐門的緣故,偏偏有所懷疑,實在愧對子平!
方子平是和唐家有仇,說起來是跟唐生亭有仇恨,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子平嘴上不說,心裡的難過可以想象,他來到山谷,絕非無因,可能早就有所計劃,但是到了山谷之後,他對唐家所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救活了唐生亭!
這件事方子平也解釋過,他是要唐生亭看到整個唐門的滅亡,但是結合後來他對唐門所做的一切,這件事,真的是這樣子嗎?
還有唐雪衣,一個人幽居在唐家大院,就算一個小夥子,也不敢獨自在那裡住,可唐雪衣不怕,但是自從伯父去世,子平失蹤,這個可憐的孩子就再也沒有露出過笑顏,唉,造化弄人,造化弄人呀!
宋柏青曾經見證了方子平和唐生亭的那次會面,他解開了生亭最怕也最不願去面對的一幕,生亭面臨那次打擊,幾乎當場暈厥,而事實上,這次事件導致了生亭迅速走向死亡!
可是那時候方子平才一兩歲,事發當天他又不在家,那麼他當時會在哪裡呢?他又是如何知道這件事情,進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