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噹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法。
總之,想走大乘道,就要從現在開始,努力地往無私利他的方向邁進,這是我們每一個人必須要做到的事情。雖然在大圓滿的法本里,“成佛”講起來很容易——上等根機者只需要六個月,但像我們這樣的人,肯定是不可能在六個月裡成佛的。所以對我們而言,學佛、成佛應該有一個長遠的計劃。
可是再長遠的計劃,也總得有個開始。如果始終沒有開頭,根本不往這個方向努力,就會永遠為自己打算——這一世就這樣過去了,下一世、下下一世也會如此。如果是這樣,則永遠都不可能踏上大乘菩提道;相反的,只要我們肯邁出走向菩提大道的第一步,就一定能夠成就。因為,在有了一個開始以後,儘管各人的精程序度不同——有的人進步快一些,有的人稍微慢一點,但是,我們都可以將大乘佛法的所有功德,包括最微小的功德逐漸地累積起來,只要能夠這樣堅持下去,就總有一天可以成就。
所以,現在不談各人的境界有多高,只要求在座的每一個人,都必須有一個往這方面努力的打算,必須有一個這樣的開頭,這是至關重要、必不可少的。
二、自他平等的修法
(一)自他平等修法的標準
華智仁波切以一個譬喻說明了自他平等的標準:下了一場大雪後,“我”和某人一起走在路上,此時“我”穿著一雙鞋,那人卻光著雙腳,“我”就脫下一隻鞋送給他。於是,“我”的右腳和他的左腳都沒有鞋穿,同樣地受寒冷之苦;而“我”的左腳和他的右腳都有鞋穿,同樣都避免了寒冷之苦。如果在一切實際行動當中,都能夠這樣做,就是真正的自他平等心。
值得注意的是,“雪中讓鞋”只是一個小小的譬喻而已,有人肯定會想:“這很簡單,我也辦得到”,而實際上,假如路途不是很遠,時間不是很長,而且只是偶爾一兩次,有些人也可能會把自己的一隻鞋讓給別人;可是在所有的事情上,我們都能這樣做嗎?做不到的!既然如此,那我們所發的菩提心是不是很虛偽呢?也不是。雖然我們發起了為利眾生願成佛的決心,而現在卻尚未達到自他平等的境界,還需要一個鍛鍊的過程。佛也沒有要求在發了菩提心後,必須立即全盤接受大乘菩薩的所有思想和行為。因為即便這樣要求,我們也是做不到的。
從無始以來,我們一直在培養自重他輕的念頭,此念在心裡早已根深蒂固,所以要立即做到自他平等,自然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但是,只要能夠堅持不懈地朝這個方向努力,就很不錯了。往昔所有的佛菩薩、高僧大德,也都是從我們這樣的凡夫位走上去的,如果從現在起,我們能夠在打坐時和出座後如理地思維、修習,則一定可以達到菩薩的這些境界。
(二)自他平等的具體修法
做完打坐前期的預備工作後,就靜下來正式入座。這時,要反覆地觀想、思維知母、念恩、報恩等修法,並深深體會到:“天下所有眾生都是我的母親,在作我母親的時候,對我都是恩重如山。他們是我的母親,是我的家人;我是他們的兒女;我們是一家人,我們母子倆應該同甘共苦。”
即便在出座以後,當我們看到人或動物的時候,也要立即如此觀想。在日常生活中,就要這樣反覆地鍛鍊。這些觀想內容不是無中生有,而是符合事實的,只是由於無明的暗覆,才使我們不能明見而已。
在此基礎上再思維:既然我是他們的兒女,眾生是我的家人,那麼我就有責任為他們遣除痛苦、創造利樂。(“利”是指暫時的利益,如在輪迴中享有健康、長壽、無病等福報;“樂”是指解脫的利益,如成佛、獲得阿羅漢的果位等。對此也有相反的解釋,“樂”是指世間的圓滿,“利”是指出世間的圓滿。)
這樣做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我非常想望自己能享有幸福,其他眾生也跟我完全一樣;我非常希望自己能遠離任何痛苦,其他眾生也跟我一樣。在趨利避害上,我和他們是平等的;
其二、既然所有眾生都是我的父母、親人,那麼我是怎樣對待家人的,也應該同樣地對待一切眾生。從今以後,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一切都以“自我”為中心,而至少要將自己一半的快樂分予眾生,為眾生承擔一半的痛苦,這就是自他平等的核心思想。
此後,再加上四無量心的修法。
第一、慈無量心。這時要觀想:以前,我做的很多事情都僅僅是為了自己一個人的幸福;現在,即使我做不到根本不為自己打算,至少也要將百分之五十的幸福送給其他眾生,將百分之五十的幸福留給自己。譬如,如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