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雲中,祿安王屬地,祿安王府的議事廳內。 一眾幕僚相對而坐,面色凝重,只餘不間斷的討論聲,商議著該如何應對來者不善的東宮。其中一坐於前列之人居然提議何不趁此機會取秦煦性命。 東宮意來雲中,本就是受陛下指使,其中不乏有陰謀詭計,而云中深處旋渦中心,為力求自保,結論都不能好聽。 一言既出,卻是叫多人動了心思。在座的人,有同、有異,卻未有一人發表出來,都在觀望,觀望他人的態度,觀望王爺的態度。 而坐在角落裡的人,除了一開始的出現惹人注目,後來便不發一言,沉默得似乎不當自己存在,此刻卻在聽聞這個不算建議的建議後,突然出聲制止這個不可取的計策。 “不可。” 語調輕而華麗,猶如清澈溪水,又似春風綿綿。 一口好聽的嗓音驟然響起,吸引了眾人的視線。 無人不對那個出聲的年輕人紛紛側目,若說是相貌,的確無人能及。而他們這些人,皆已過三十而立,雖有著渾然天成的氣度,但也不過是中人之姿,在此人面前,猶如魚目比珠。他端著一身清冷溫潤,貴不可言,哪裡會是一介散人。不過入府寥寥數日,就偏得王爺青睞,如今更是讓其可參與眾卿議事,而不過是第一次參與議事,就敢大膽發言了麼? 而那被阻了想法的幕僚,看著他的神色裡赫然帶著不屑。 不過一狂妄自大的少年郎,怎可有他等的營斷謀略,入府不過幾日,還摸不清自己的身份,就妄想在這府中高人一等了麼?他們作為王爺心腹,凡人都會禮讓三分,此人卻敢當眾短他的決定,真是可笑。 而作為雲中之主的祿安王亦看向他,目光深沉。其實,對於這些幕僚的意見,他更想聽他的意見。 畢竟,這位少年雖年輕,卻年少有為、才華蓋世,更是師出孔夫子門下,是為孔夫子唯一的親傳弟子。以孔夫子在世間的聲譽,他的弟子絕非小可,可是真正的王佐之才,而他府上的這些幕僚們,卻是萬分之一都比不得的。 “謝先生?” 祿安王對他分外敬重,連說話都帶著一股敬意。 想來,世間人追求名利,無不妄想籠絡孔夫子,收為己用,奈何孔夫子淡泊名利,又隱士不出。如今這位孔夫子的親傳弟子入世,猶如砸進平靜湖水中的一塊巨石,掀起軒然大波。 自己偶然得知他的身份後,更是心潮澎湃、欣喜若狂。為求得這位先生的首肯,自己效仿古人三顧茅廬、禮賢下士,才請動了謝先生隨他入雲中。先生既然能於萬千人中選中了他,他必然當奉為上賓,不可讓任何人輕視了他。雖說是在王府內掛著幕僚的名聲,但實質卻是他禮遇的客人。 而這位謝先生,便是出了密谷的謝長柳,不過如今他重新用起了謝無極的身份。 他那日出了密谷後,本是想著先回長夏裡與叔父相見,奈何到了長夏裡才發現人去樓空。 山莊裡只餘一個看管宅子的門房,他問及周復同秋山澪的去處,那位老門房也說得不清不楚,謝長柳問不出個線索來。 謝長柳不知他們去了何處,偌大的天下,竟一時不知歸處…… 最後,他於清河落腳,一切便開始了運作。 為了這一場佈局,他與谷主謀劃良多。谷主不惜動用舊前的勢力,在他未出谷前就特意將他的名聲渲染,一時間,孔夫子親傳弟子入世的傳聞,猶如夏日之風被吹遍大江南北。世人渴求這位聖賢,卻不得以相見,一時間,天下人多的是對這位謝先生的痴心妄想。 而他能入祿安王府,不過也是在他的一步算計當中,只,可能也就祿安王自己會覺得,他是感動於他的三進三出吧。 “王爺,還需聽在下一言。”謝長柳朝祿安王抱拳,開始發表自己的看法。 “王爺,雖說廣南王向您透露陛下要削藩的訊息,可誰能說得準這訊息是真是假?” “廣南王曾經試圖與陛下奪位,最後被各方勢力壓制,才敗下陣來。而,一個有奪位之心的封王,如何可信他所言不是為自己圖謀?” “廣南王奪位之心未泯,我等還是小心為上,萬不可做了廣南王投石問路的棋子。” 謝長柳所言,雖是把廣南王認定為居心叵測之人,但在這位手足情深的祿安王身上就有挑撥是非的嫌疑。 祿安王在雲中兢兢業業,守著自己的這一圈封地,可與汲汲營營的廣南王不同。 廣南王的心思深沉,居安思危,從不願安於現狀,祿安王則更願隨遇而安,這也是他願意於天下人之中選擇祿安王的原因。這樣一個不敢有大為卻又怕無為的人才更可拿捏,更不會無中生有。 祿安王聽著謝長柳的話,逐漸鄭重起來。 謝長柳所言不可不信,防人之心不可無,更何況,那位本就是奪位之心未消的廣南王。 若是能入主皇宮,怕是,踩著同族弟兄的屍體都能不遺餘力的爬上去的。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