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妹找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完全是一種炫耀的資本,因為那代表你可以跟所有的“上親”一同坐汽車去新郎官家,然後被當做“上親”一樣對待,吃飯的時候坐在廳堂的“上席”。我後來有些明白,這也算農村教育孩子的方式,讓孩子參與其中,感受農村婚嫁的文化,學習其中的儀式,尊重長輩和孝敬父母。
舞龍燈的漢子
212 小姨出嫁不久,外婆就被接到縣城大姨家幫著照顧剛出生的詠皓表弟,一直到現在,外婆都跟著舅舅住在縣城裡。農村偌大的房子就此空閒下來,小姨和小姨父經常會回來打掃,後來他們乾脆搬離過來,一直住在外婆家的老房子裡。我去過小姨父家住過兩天,而那兩天也給我留下了一個難忘的故事。我和弟弟跟隨小姨去到井下組已經是半下午了。等到小姨收拾家務開始準備做飯時,告訴我去村頭的小賣部裡買一包洗衣粉。我和剛認識的鄰居大哥哥一起去,去村頭的路很遠,我們一路玩耍調皮已經近乎傍晚了,去到小賣部時,老闆一個人在店鋪裡已經在吃晚飯了。我問洗衣粉的價格,老闆說:一塊七。我不知道是因為玩在興頭上,還是看那個老闆不順眼,丟了一句:一包爛洗衣粉要一塊七,我家那裡都是一塊五。老闆聽了有些生氣:什麼,爛洗衣粉?不要就走開!我聽了之後,犟著牛脾氣,一副不屑的樣子,直接說了句家鄉罵人的土話,罵老闆他娘了。老闆一拍碗筷,起身就要抓我們,我和那位大哥哥卻更加來勁的調皮,仗著老闆站在櫃檯後邊,一時半會出不來,還大喊:就是爛洗衣粉!
等我們以為自己得勝佔了人家便宜,跑出去很遠時,才想起來兜裡那兩塊錢還在,手上卻沒有洗衣粉。估計回去不好交差,便開始犯難了。我問那位大哥哥,附近還有小賣部嗎?得到的回答是隻此一家。我拜託那位大哥哥幫我再去小賣部買洗衣粉,他死活不答應。後來我想了個現在看來都是極其愚蠢搞笑的方法,我和大哥哥說,剛才只有我罵那個老闆了,我們把外套換過來穿,等會再去,他應該認不出來的。那位傻哥哥點點頭,和我換了外套再去小賣部。這次我忍下脾氣好聲說話買到洗衣粉了。但是隨即那位老闆丟了一句話:不知道哪家的孩子,這麼調皮,你以為換了外套我就不認識你們了。被識破了,我和那位傻哥哥拿起洗衣粉沒命的往外跑,生怕他來逮我們。
213 奶奶的包子鋪一直生意很好,除了包子之外,還賣一些零食。那時候是鄒家坊唯一的兩家雜貨店之一。 另一家是愛平姐姐的奶奶開的,店鋪就在奶奶包子鋪的隔壁。原本他家的雜貨鋪是村裡唯一的一家,生意極好,但自從奶奶開了包子鋪,因為奶奶的靈活經營,越來越多人都在奶奶的店鋪買雜貨。一時之間,奶奶的店鋪裡非常熱鬧。我和弟弟經常會去包子鋪裡,幫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比如挑水,比如收錢,比如有人預定包子時,就外出送包子。
我已經說過,奶奶做的紅糖包子是遠近聞名的。奶奶晚上會發酵麵糰放在塑膠桶裡,用毛巾蓋嚴實。早上起來時就可以用了,奶奶說起做包子的秘訣是放鹼要合適,捏包子的手藝要熟練出來的摺子才好看。我在北京吃過很多的包子,肉餡的,菜餡的,慶豐鋪的,杭州小籠包都各具風味,但是老實說,還是懷念奶奶捏的紅糖包子,熱乎乎,輕輕掰開,紅糖水就流出來,吃起來又軟又香甜。
214 冬天的時候我偶爾會住在奶奶的包子鋪裡,等奶奶收拾好店鋪,我們才一起吃晚飯。冬天很冷,奶奶睡一頭,我睡另一頭,我總是抱著奶奶的腳睡下,那樣奶奶就不會覺得腳冷。每天清晨奶奶都會很早起來,蒸好兩籠包子,等天亮了,那些騎車去煤礦上工的農村漢子都會在奶奶的包子鋪前停車,要上五個十個包子,吃完再趕路。那時候煤礦工人一天的工資是三十塊,早晨十個包子只不過兩塊而已。也許只是在當年時候,紅糖包子才是稀罕的小吃,大把大把的人都去嘗試。有一位大屋組的叔叔,就是後來因為販賣人口被審判的那位,很能吃,每次都會要十五個包子,都是我從篩子裡給他數的。
215 山村的端午節並沒有特別的紀念,因為那條江還不夠寬闊到盛得下龍舟,所以我在山村的時候根本沒見過龍舟賽,也沒有很多的家庭會做粽子吃。但是作為一個節日,各家各戶總還是要輕重不同的慶祝一下的。在奶奶的包子鋪開得紅火的時候,很多人家在端午節的時候就會前來預訂包子,一時間三真(奶奶的名字)包子鋪的紅糖包子成為各家端午節必買的小吃了。有些人提前好幾天就預訂,到了端午節也未必能排上號。最忙的時候,母親會去幫手,但所有的包子始終都是奶奶一個個手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