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他三七二十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完全打破了離別的氛圍。
在場的人,除了顧仲安,都是一怔,沒想到這個時候會有聖旨,還是在先前那樣真情流露的情景之中。大家顯然還沒有反應過來,場面有一瞬間的凝滯。
“可是巧了,不如大家先到花廳去吧妹婿看如何?”李姨母率先說道。
顧仲安點點頭,聲音弘厚的“嗯”了一句,然後朝承旨官恭敬而謙遜的做了個請的動作。
本來一家人都是穿著正式的衣裳,倒是省去了梳洗換裝的功夫,只等著丫鬟婆子攙著虛弱的靖雯郡主過來即可。
一隨行走在前面的內侍就笑道:“郡馬爺,人都齊了吧?那咱家就開始宣讀聖旨了吧”
顧仲安就回道,“有勞公公了”,然後帶頭跪在了院子裡的青石磚上。李氏和靖雯郡主隨著跪了下去。然後再是李姨母,顧雅妍姊妹幾個跪在最後。
那內侍就開啟了五彩織白色雲鶴圖紋的聖旨,開始高聲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國家思創業之隆,當崇報功之典。人臣建輔國之績,宜施錫爵之恩。此激勸之宏規,誠古今通義。翰林院修撰,靖雯郡主郡馬爺顧仲安,謙恭孝悌,盡忠職守,忠心益勵,懋績彌彰,允稱弼亮之才。著鹽稅改革,今又獻興國之技,勸農平定之功不可沒,現特遷至戶部郎中,授永安郡伯之爵位,食邑一千欽此”
顧雅妍靜靜的伏在地上,腦子裡飛快的轉著,莫非這就是趙佑珉所說的“喜事”,只是不知他在這其中扮演什麼角色?顧雅妍又琢磨著這授予的官職和爵位,才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顧仲安原來的翰林修撰是正六品,現在雖然才一年多就升了官,遠比一般情況下,三年續職考核升遷要快得許多,但乾光帝這次是隻升了個正五品的郎中,還是在戶部這種有實權的地方,這個官位是負責某一項事務的,類似於現在的專案負責人,所以應該是為了獻上白疊子種植與紡織的功勞,並且很有可能讓顧仲安繼續負責這個工程後續的推廣。所以,皇帝對顧仲安應該是有些賞識,繼續考驗,但遠沒有到完全信任的地步。那爵位也說明了這一點,封的是四品的爵位,正好符合五品的官位,顧雅妍看史書上,這裡一般情況下,封爵是會比比的官位高一品的,那麼著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而且封的是郡伯,而非郡公,雖然同為四品,都可以配備一千親兵,賞賜一千三百畝的世襲永業田,但郡公的食邑是兩千。所以郡伯得到爵位實際上比郡公高,相當於從三品了。
這樣進可攻,退可守的位置,在顧雅妍看來,最是合適不過
顧仲安雖然升了官,又封了爵,但面上也沒有顯現出多少欣喜若狂,仍是沉穩儒雅,波瀾不驚的樣子,謙遜的和那內侍寒暄幾句,又暗暗遞了個什麼物件過去。、
那內侍對顧仲安的態度很滿意似地,哈哈笑了幾聲,親切地和顧仲安小聲說了幾句話,就告辭了,只臨走前,回頭目光銳利的看了顧雅妍一眼。
整個院裡子的氣氛這才鬆懈下來,只是接著又一頓慌忙,由於乾光帝突如其來的聖旨,很是耽誤了一些功夫,再來不及說什麼,顧雅婧就匆匆的上了路。
只是,王家的人,好像對這位未來的少奶奶越發的恭敬與殷勤。李氏就滿意欣慰而放心的點點頭,笑了笑。
靖雯郡主則是在接過聖旨後,一閃而過的恍惚,然後直接回了屋裡,未見臉上任何表情,竟是連一點高興愉悅似乎都不曾見到。顧雅妍不由的更奇怪了,靖雯郡主這“病”就來的蹊蹺,她每日請安,雖說人看上去是虛弱了幾分,也什麼精神,往日那種青春得意的神采更是消逝得無影無蹤,但就這樣也用不著特意沖喜吧
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預示著什麼,然後有個想法飛快的在顧雅妍腦海裡一閃而過,快到她似乎要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找住過什麼
顧雅婧上路過後,李氏也沒有閒下來,還要忙著準備六月初八的喜酒,雖然只是嫁女兒,也沒有迎親的熱鬧,但是由於這個時候顧仲安的升官與封爵,想必是會有很多人過來恭賀的。儘管李氏原先只是邀請了幾家親戚和相熟的朋友,不過她還是又前後調整了許多,增加了酒桌、僕從還有各種禮節之類,有備無患。
顧雅妍每日也幫著李氏處理些日常瑣事,下學以後帶著一寶和二寶,完成太叔公的作業,溫習功課,然後才做做遊戲,吃些小食,放鬆一下,逐漸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日子倒也過得平淡忙碌而又充實,只是一顆心不知怎的卻總是不那麼踏實
第一一七章 訊息
顧雅妍明知道家裡將會有什麼,她無法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