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大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比木炭之價,甚至於可比其更加低廉……”
呂布道。
木炭,在漢末,普通人可是消費不起,因為木炭還是需要伐柴燒製而成,都是人們的辛勤勞動結果。甚至於許多軍中將領,都捨不得燃燒木炭取暖,只燒之木柴。以如今的物價來算,大約在三十錢一斤左右。而上好的木炭,更是有高達百錢一斤!
當然,其價格高昂,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便是有一詩《賣炭翁》來形容燒炭人的艱苦的。尤其是最後兩句,更是極為有名,“一車炭,千餘斤,宮使軀將惜不得,半匹紅梢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很多人便是認為,這一車千餘斤炭的價格,不過才半匹紅梢一丈綾!也不算貴。可是豈不知,白居易寫的這首詩,乃是同情這賣炭翁的,結尾兩句更是諷刺那些簡直如同掠奪一般將一車炭拉走的宮人。詩的前半部分,都是說賣炭翁燒製這一車的炭,有多麼的艱苦,而又以最後半匹紅梢一丈綾為對比,以此顯現出賣炭翁是多麼的可憐!
“更低?”
蘇雙張義兩人顯然不會想到,這比之木炭燃燒時間更為持久的煤炭,居然價格居然還可能比之木炭更為低廉。蘇雙似乎發現了商機一般,目光亮了起來追問道,“最低,可值幾錢?”
“十錢!”
呂布堅定道。
“十錢!”
幾乎是同時,蘇雙兩人驚撥出來。
十錢一斤,這價格簡直是太廉價了!要知道即便是一斤芻(喂牲畜的草)都要三到六錢,一斤稿(穀類植物的莖)都需要二到四錢。而這煤炭的價格,如果真的最低一斤十錢的話,連普通人家都有可能買些用之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