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必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漢醫博大精深是毋庸置疑的。馮信是倉公淳于意的高徒,師祖是神醫扁鵲,他這個外行人只要聽內行的建議就足矣。
訊息通報到朝廷,引起朝野震動。
幾十年了,整整幾十年沒有開疆擴土了。
漢家的武士們早就已經等的不耐煩了,他們需要戰爭,永無休止的發動戰爭,只有戰爭和勝利才能獲取天子的封賞和特權,對於等待幾十年的老武士們而言。他們對漫長的和平時期已經厭倦了。
天子劉徹也厭倦了。
每天早晨的朝會,都會聽到衛綰喋喋不休的教導,彷彿那不是三公九卿廷議的朝堂,而只是衛綰以太子太傅的身份教導太子的學堂,無為好,黃老妙,黃帝是千古一帝,老子是千古一聖,二者所言是金科玉律天規戒律。
他可以為了建元新政暫時容忍。不干涉黃老派的大肆反撲,但這不代表小皇帝就放棄開疆擴土的志向。
不但沒放棄那個志向,反而比以往更急切需要,他實在不想再聽黃老派唧唧歪歪。想聽一點新奇的符合他理想的廷議。
廷尉牛抵中氣十足的斥責道:“少府!你知道你在做什麼?慫恿軍功爵進入未知地區自由探險,你這是不負責任的瀆職行為,更是違反漢律的惡劣行徑。立刻停止你的煽動把所有列侯安撫住,否則主爵都尉和本廷尉將追究你的違法行徑。”
“少府。不要做無畏的事,黃老無為之道在於清靜自然。你這樣執迷不悟是在誤入歧途。”丞相衛綰依然語重心長,但他的表情卻帶著一副你錯的太離譜,必須接受拯救的聖母神情。
三公九卿紛紛點頭稱是,丞相說話老成持重,雖不能滿足天子的希望,但對於國朝穩定製度維繫卻有大好處。
文景之治兩頭算起來有四十年,兩位聖天子動過的章法制度甚少,先帝大行前,還特別詔命一切制度保持不變,整頓崩潰的名田制並把軍功爵授田要按部就班的執行。
從去年十月新帝登基,朝廷上下就忙著先帝遺詔落實。
老臣們最樂意保持舊制度,小皇帝不吱聲就樂得去瞎忙活,無非是把非法佔田還給原有的田主軍功爵,強化田籍買賣交易的管理,沒爵位堅決不能多買良田,很符合老臣們的心思。
曹時不屑的別過頭。
暗罵食古不化的老古董,把黃老無為奉若圭臬,好端端休養生息與民無擾的國策,到這群酒囊飯袋的手中演變成僵化教條,不懂得變通的庸才
漢家繼承自大秦的耕戰制度,不擴張就是在自尋死路,聽他胡扯八道搞個黃老無為一千年,大漢帝國早就天下大亂八百回了。
治國是個複雜的精細活,又不是在做簡單的化學實驗,條件具備環境適當就可以得到相同的實驗結果,治國的複雜性哪有教條主義者們所想象的那麼簡單。
“臣有不同看法!臣以為去隴西高原探探路也無妨,黃老無為不代表毫無作為,更不能尸位素餐碌碌無為,丞相動輒以漢律以威脅非常奇怪,太祖高皇帝登基稱帝12年,沒有一刻停止過討伐戰爭,黃老無為就不能動彈了嗎?教條僵化是不對的。”
“大言不慚!”廷尉牛抵似乎對他很不滿意,動不動就冒出幾句嘲諷他。
曹時也從不慣著任何人的脾氣:“廷尉有什麼話不妨直說,陰陽怪氣冷嘲熱諷非人子當為之。”
“你竟敢罵我非人子當為之?”牛抵勃然大怒,好比罵了句不是個東西,他豈能收的了。
砰!
劉徹黑著臉喝道:“都給我閉嘴!功勳子弟去開疆拓土是好事,擴土的收益朝廷和功勳子弟對半分,事情就這麼定了。”
接下來整整一個月時間,關中軍功爵集體動員起來。
他們的目標直指隴西高原,出發日期就定在溫暖溼潤的春天,這是一場主題為賺錢的擴張,能不打仗儘量不打,以利誘之以情縛之是既定策略。
天子劉徹公務繁忙,派來中大夫舞陽侯樊它廣,親自來為西去的列侯子弟們送行。
一路上,送行的子女親眷排著隊伍送出一程又一程,小孩子含著熱淚向父兄們揮手告別,被母親揪住往屁股蛋上狠狠抽幾下頓時不敢哭了,可憐巴巴的擦掉眼淚跟著母親傻笑著,依照漢家的風俗出征是件喜事,因為出征意味著立功受賞封妻廕子,哭是很不吉利的。
望著漢家兒郎的隊伍漸漸遠去,見慣生離死別的老列侯們,早就乘著馬車早早的離開。
舞陽侯樊它廣感慨道:“我真想親自去那兒看看,見識一下那片神奇的土地,苦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