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必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差不多了。”
“要我說至少多一石,四石一斗。”
官僚們你一言我一語胡亂瞎猜,漢一石摺合60市斤,四石為240市斤,漢一大畝摺合0。6915市畝,按照市畝的標準是畝產345斤,放在漢初絕對是頂好的良田產量。
“看看秤砣上的數字有沒有作假,五石二斗!一畝田產糧五石二斗!”高亢的聲音像公雞打鳴似的。
“我這裡是五石二斗五升!”
“我這兒是五石三鬥!”
“五石四鬥!”
計算糧食產量的秤砣前響亮的報喜聲此起彼伏,百官公卿瞪大眼睛生怕自己看花了眼,那神情彷彿見了鬼似的。
畝產五石糧食,不算特別誇張的資料,長安城附近最好的水田,有過畝產八石五斗的記錄,可那也僅僅是極少數堪稱神穗的粟米。
竇嬰凝重的面龐四下打望,眼前的田地分明是一塊旱田,全靠頭頂的竹筒水道提供水源,要說一塊旱田變成水澆地不過二年,就能種出河邊良田的畝產量,恐怕在場的人沒幾個會相信。
三老共喜捧著粟米穗,激動地說道:“陛下!這是今年新產的粟米,您看每一穗籽粒飽滿。”
劉徹捧著看了會兒大加讚賞,其實他根本不懂農政,軍事、經濟、法律的學習課程排的很緊密,朝堂上的政務也是儘量往外推。
初步統計資料經過分類,把所有帶殼的粟米按照去殼標準的最高要求扣除,摺合為每畝產糧五石二斗七升。
這數字是放在平陽侯府2300頃良田得到的平均數,單指算這一項就增加了糧食20萬石,增加糧食產量佔據總量的四分之一強。
一地糧食增加了四分之一,倘若代入全國全部增產四分之一,糧食產量將提升到多麼可怕的數字。
官僚們沸騰了。
他們看到一條康莊大道,前一刻意興闌珊的百官動了起來,放在物資匱乏的漢家,糧食暴增堪稱轟動性的特大訊息。
劉徹才不管官僚們面上的神采變換,招人來問道:“你說這是肥料養地的提供營養的作用?”
“沒錯!老朽敢一項上人頭擔保,絕無半句欺君之詞!全賴我家君侯的悉心指導才有今天的大好收成。”共喜心情激盪地說道。
大農令竇嬰瞥了眼暗自長嘆,本應該屬於他管轄的領域面臨少府的侵襲,偏偏一切都發生在平陽侯府自家田莊之下,連大農令也不能管到他們。
丞相許昌的神色複雜,他終究沒辦法限制曹時的影響力,幾次想說話終究是被忍下來。
三公九卿看向曹時的眼神都差不多,羨慕嫉妒以及輕微的疏離感,長期掌握影響天子的活動方向,當天子準備去視察農田時,他把地點懸在了平陽侯府的2300頃良田上。
曹時並不畏懼,反而對所有人露出坦然的笑容,這樣的笑容是對戰地記者神聖性的褻瀆。
“兵士無糧則心慌,一旦失去大軍的依憑,兵法有云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當兵拼的是後勤補給能力,糧草就是那條看不見的生命線。”
對此,劉徹深感贊同。
在開平陽侯府的小型田莊裡,得以品嚐到一道野菜燒野豬肉,皇帝吃的酒足飯飽翻身啟程,運氣不好的小官們還在研究自己該穿什麼衣服就結束了。
“馬政,我要去看看我的廄馬。”
“陛下是惦記著那幾只馬球隊的比賽生死戰!正巧下午有這麼一場比賽,咱們去看看吧!”曹時笑著策馬跟上,三公九卿緩茫的想跟上去,卻不想擋住的卻是一群大臣們。
柏至侯許昌搖頭說道:“陛下把事情忙完去玩耍了,諸位公卿全都散了吧!”(未完待續……)
第187章 紡織機的風波(二更)
隨著雨季的到來,關中的天氣越來越熱,隨之而來的是夏裝的需求量大增,平陽製衣坊不分晝夜的趕製衣裳。
夏玉忙的腳不著地,她已經連續兩個月沒有休息,和她一樣繁忙的還有數千名紡織女工,點燈熬油三班接力的奮戰在第一線,從春暖花開一直到現在就沒歇息過。
衛子夫抱著一摞實驗資料走來:“新型紡織機試驗結果,夏玉姊姊快來看看。”
“嗯,聽說這次研製似乎很順利的,君侯還親自到坊裡指導研發方向。”夏玉笑著與衛家么妹打招呼。
原本在侯府裡,衛君孺與她同為競爭關係,她從不會對衛家人給個好臉,自從衛君孺抬為媵妾,夏玉被打發到製衣坊裡,地位就變的岌岌可危,再見到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