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必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將軍回京休息是不夠的,左賢王被打暫時沒心思南下,但右賢王所部主力未損,白羊王與樓煩王等部只是羈縻部落,臣很擔心右賢王會懷恨在心來年再次興兵入寇隴西郡。”
少府韓安國道:“丞相的意思莫非是讓車騎將軍鎮守隴西?據報隴西郡這一戰損失不清,還要依靠從從陰山之戰找回損失。”
群臣小心翼翼避開陰山之戰。天子對車騎將軍的賞格仍在猶疑,而停留在河套平原的漢軍不斷送來飛報,幾乎每隔兩三天就會剿滅俘獲一個匈奴部族,陰山與陽山之間的匈奴部落被徹底打散了,疏奏裡請求朝廷在河套平原重新設立秦之九原郡。
右賢王從隴西郡滿載而歸,聽聞陰山陽山一線匈奴各部被打成篩子底氣的差點吐血,咬牙切齒誓要報仇雪恨,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右賢王無力再打一場戰爭。
陰山東麓與雲中郡接壤,漢軍進出陰山非常方便。渡河到河南地也不太麻煩,右賢王要殺到陰山腳下就必須穿越黃河西北部的沙漠無人區,放在以前根本不算個事,但是眼下右賢王是在沒有能力興兵東進。
右賢王帶著本部十二萬主力南下攻擊隴西郡。這一出其不意的舉動打出輝煌戰果,毫無防備的隴西邊軍被打的潰不成軍,畢竟隴西邊軍只有區區兩萬人不到。在非戰時分散在各縣裡務農,只有緊急時刻才會全部動員起來。
遭到突然襲擊時。狄道城只有兩千邊軍,分散在各縣的千餘郡國兵在十幾萬匈奴騎兵面前不堪一擊。右賢王一路摧城拔寨殺到狄道城下兵鋒正盛,隴西太守蘇息為了保護撤退的鄉民向南逃走,不惜以退入狄道城的郡國兵硬抗十二萬匈奴軍。
兵力懸殊,準備不足,士氣受創結果自然是一場大敗,漢軍當場戰死兩千,受傷八千,郡太守蘇息受傷,都尉受重傷,郡丞戰死,匈奴人竟然在這場死磕戰裡損失三千多條性命,傷者也有六七千之多,氣的右賢王幾天沒吃下飯。
漢軍敗兵死守狄道城,仗著匈奴人不善攻城,守住城垣三個月不落。
隨後,南軍十二萬車騎殺入隴西郡,剛剛從雁門郡戰場退下來的南軍將士也是疲憊不堪,剛休整不到一個月就重新殺入戰場,好在對面的右賢王所部氣勢也在逐漸衰落,圍攻狄道三個月不克摧折士氣,面對殺來的南軍很明智的後撤,不甘心的匈奴各部試探性對南軍發起進攻,被南軍很輕鬆擋下來,順便還殺掉幾百名大意的匈奴騎兵。
一場小勝改變戰局,後續趕來的北軍騎兵試圖抄掉右賢王后路,在隴西與河西之間打場殲滅戰,右賢王見勢不妙帶著人就往草原上跑,南北二軍窮追不捨一路殺入河西走廊,迫使右賢王所部丟棄許多搶來的財物和漢民。
這場戰役打下來勉強收回點隴西的損失,隴西太守、江陽侯蘇息輕忽大意當論罪免職、免侯,念起補救及時拼死抵抗略有寸功,允許蘇息依然轉任上谷郡太守,戴罪立功。
“隴西郡被打成爛攤子,讓車騎將軍去合適嗎?”
天子沉思良久:“命令車騎將軍在長安城休息到明年,朕相信車騎將軍的治政本領當有辦法治理好隴西郡,只要能讓邊郡安定下來,朕會盡全力支援他。”
丞相竇嬰忽然問道:“那麼車騎將軍的賞格……”(未完待續……)
第271章 洗塵宴
仲秋十月灞橋,寬闊的石拱橋人來人往,作為長安城通往關東的主要通道,灞橋承擔著通往長安的主要物流壓力,少府韓安國特意為長安的面子工程做整修重建,全新的灞橋有可以並排流量大馬車行駛還略有間隙,橋兩邊還有人行道。
就在灞橋邊,年輕的學子辭別父母,揹著沉重的箱籠徒步離去,妻子抱著年幼的女兒淚眼汪汪的目送夫婿離去,小孩子哭著喊著父親不要走,每時每刻灞橋邊都會上演一出出親人別離的劇目,多少人都經歷過淚灑灞橋邊,折柳送親人的故事。
也是灞橋邊,相隔不遠出有鬍鬚一大把的壯漢跪在白髮蒼蒼的老者面前磕頭,一族幾家二十幾口男女老少圍在一起互訴別離之苦,年輕的女孩從馬車上跳下來,衝到母親的懷抱裡高興的手舞足蹈,那是親人團聚的歡笑與熱淚。
有人回望灞橋背井離鄉,有人來到灞橋慶祝回家,一條石橋冰火兩重天。
一輛不起眼的青黑色的馬車停在路旁,身穿素衫的青年文士走下馬車向東眺望,站在他身旁的是一名錶情嚴肅的青年,此二人於在等人。
“快看,那是治粟都尉趙禹。”
“治粟都尉主管糧餉軍需,秩比二千石的高官,看他的年紀還不到三十歲,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