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必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年輕的大單于曉得自己的困境,站在他身邊的每一個高階軍官都有可能隨時舉起反旗做第二個伊稚斜。
於是趙涉為他制定策略化解危局,用退出龍城為代價讓伊稚斜吞下左賢王的毒餌,防守鮮卑人交給他來做,而於單單於則要用最快的速度召集草原上的各大部族遴選出願意追隨遷徙的部眾,最後一步是安撫單于庭內仍忠於於單單於的各部貴族首領,派遣使者漢家皇帝協商議和之策,向南或者向西遷徙。
匈奴貴族堅決反對遷徙,但是現實擺在面前又不得不面對。伊稚斜奪走龍城是板上釘釘,雖然他手下的精銳成都遠不如單于所部。可若是以目前大單于的威望也根本壓不住軍心,打是肯定打不贏老於行伍的伊稚斜。再者西部匈奴右地正在被呼揭人搶奪地盤和部眾牛羊,南邊又被兇猛的漢軍橫掃而過正在接受漢人的整編,東邊的鮮卑人帶著蠻族喊打喊殺要滅了匈奴人的種,恐怖的事情簡直一個接著一個。
最後只有做出選擇,向東北鮮卑人弄死,向西和呼揭人搶地盤,向南被漢廷接收整編,向北去更寒冷的北極和北極熊玩,以及留在原地被伊稚斜。鮮卑人,漢軍,呼揭人以及寒冷的冬天活活玩死。
在比爛的時代只有爛與更爛的區別,匈奴貴族們用為數不多的智慧掰著手指計算利弊得失,直到第一批冷空氣從北方吹來時才意識到留給自己考慮的時間並不充裕,於是他們做出各自的決定,或是向西,或是向南,或是留在原地不動。
於單和趙涉當然是要向西。但是西邊留給他們的空間也不大,那就只有向西北偏北的方向走,掃蕩丁零與鬲昆到更遠的地方。
當雪花飄落大地的時候,漢家使者來到龍城看到的卻是一座人煙稀少的空城。以及留守在城外的部分鮮卑貴族和在此居住耕作的漢民奴隸,這些漢民努力是匈奴與漢廷議和的籌碼,無論是守在狼居胥山附近的伊稚斜。亦或是已經遠走他鄉的於單都沒有繼續與漢人為敵的打算。
議和放人是最終選擇,伊稚斜沒有蠢到橫加阻攔。他要的是龍城,至於人口部眾可以從漠北各處隨意蒐羅。更何況逃亡漠北的漠南部族依然為數不少,這是伊稚斜自信能守住基業的基礎。
直到元光三年初,春暖花開雪水融化,從漢地遠來接應的漢人車馬隊才把這群擔驚受怕幾十年的漢民接回到他們的家鄉,伊稚斜如願以償的得到龍城和大片漠北草場以及附近開墾完善的耕地,摩拳擦掌只等機會給鮮卑人一個狠狠的教訓。
天子劉徹則如願以償的奪取漠南大片疆土,以破匈奴大功封衛青為大將軍、長平侯,食邑萬戶,李廣、公孫敖、李息也因功封侯,平棘侯薛澤益封一千戶,餘者各有封賞,天子臨時行營的河東左邑也被改名為聞喜,以慶祝天子得喜時的愉悅心情。
當天子騰出手來處理過政務後,才愕然發現鎮守於金城塞的曹時早已在去年出關而去,隨他而去的還有十餘萬精心訓練的黑甲銳士,曹時在去歲四月漠北戰事最激烈的時刻自請向西開疆拓土,並且再次請天子准許前時奏章,調令三百萬百姓,四十萬刑徒閭左之民隨之西遷鎮守河西走廊以西的古戎之地。
天子本來並不想答應,奈何曹時願意獻出平陽侯府在長安經營的所有產業歸入皇莊,並願意召走那些讓天子感覺礙眼的軍功爵列侯們去西北邊陲,天子前思後想覺得西域華為之地土地貧瘠遠遜於中原,朝廷又手握隴西新開拓的金城塞堡壘群可謂是固若金湯,壓根不怕有萬一的可能性,於是便准奏了。
最初劉徹還是很上心的監視曹時的動作,到後來隨著衛青出兵伐漠南以及漠北內亂的訊息傳來,皇帝終於坐不住起駕前往河東左邑親自坐鎮指揮邊關定奪軍政諸事,隨之而去的是皇后衛子夫及太子劉據等一大家子,竇嬰留在長安城負責打理邊邊角角的小事情,軍國大事全都要轉送到河東左邑由皇帝親自處置,而准許曹時遷百姓的詔命恰恰就屬於“邊邊角角的小事情”。
滿朝文武無人不知曹時有意抽身而去,多數人對這位才華橫溢的車騎將軍際遇感到惋惜,更痛惜他愚蠢的選擇去比河西走廊更遠的化外之地,連日裡苦口婆心的勸說,力諫乃至逼迫都無法改變曹時的決心,竇嬰比朝中百官公卿更加了解曹時的想法,而他也是曹時遷徙計劃中的一部分。
竇家再是如何也畢竟是列侯之一,此時此刻除去正兒八經的外戚侯衛青,恩澤侯李廣、李息、公孫敖等人,以及王子侯的劉家諸侯王分支各脈絡以外,完蛋幾十年的呂家。衰落到沒人的薄家,接近衰落到沒人的竇家。已經完蛋的陳阿嬌一家子都不能算外戚侯,他們沒有外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