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必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雒陽以東黃河邊去重修攔河堤壩,不出意外這個任命是曹時干涉的結果,治理黃河雖然並未得到天子的重視,但朝廷裡好歹還有個明白人丞相竇嬰。
今年三月份漠南一場罕見的暴雨出乎意料,漠南更往南走兩千裡的黃河邊雨下的更大,連綿不斷的大暴雨讓黃河來了個微縮版的汛期,這場雨知道四月底才雲收雨歇露出久違的陽光,經過突如其來的大雨沖刷,雒陽以東幾個郡的黃河大堤出現不同程度的損毀,若不即使修補到夏季真正的汛期到來會有大麻煩。
曹時顯然意識到麻煩之處,歷史上那場著名的大洪水也是這麼來的,接連幾年的頻繁降雨引發不正常的汛期導致大堤承受力降低,就像坐在炸藥桶上指不定就突然爆發,考慮到危險性和危急性,曹時連寫幾封長信送到長安丞相府。
信裡特別對丞相竇嬰曉以利害,著重分析黃河水患給兩岸百姓帶來的巨大生存隱患,尤其是在關東推廣新式耕作技術大幅提高糧食產量的今天,放任關東幾個郡被大水淹沒將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幾百萬百姓流離失所將是他這個丞相的巨大失職,以漢家幾千萬子民的利益為根本著想,竇嬰也必須做到防患於未然。
竇嬰被說服了,在短短的半個月裡,兩個人飛鴿傳書十幾次交換意見,最終敲定治河使這個新職務併成功說服天子,任命趙禹和張湯也是做出妥協,御史大夫張歐的因病退隱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出現的。
張歐的退出是年初就敲定的方案,因為張歐在三公之中的影響力日益衰微,留在御史大夫的位置上也好些年,按照慣例是應該主動請辭保住三公的顏面,因此做出病退留個體面的舉動也是意料之中,這總好過強行賴在三公的位置上不走,皇帝突然不耐煩強行免職,那可就真的是雞飛蛋打,連個體面和退職的優待機會都沒了。
曹時和張歐時常通訊,知道京師裡列侯的情況不容樂觀,他也沒有辦法強行要求張歐留職,天子並不需要張歐繼續當和稀泥的老好人,他的離開就成為必然。
趙禹和張湯組合不是一天兩天,曹時對二人的瞭解非常深,他也可以放心大膽的闡述自己的方案而不用擔心兩人拒絕或者陽奉陰違,先期工程是用三合土與生料水泥對沿河大堤來個整體加固,至於更稀缺的熟料水泥只能看情況加固有隱患的部分堤壩,他也提過束水攻沙,但是考慮到黃河過於湍急而暫時不敢事實,只是作為備選方案標明利弊記錄在案。
午後躺在二樓的床榻上小睡一會兒,沒想到眨眼之間就到傍晚,寧成在車騎將軍府等候多時。
“將軍,這是郡國兵的整編計劃請過目。”
寧成很小心的坐著,一晃多年他也是五十歲的人,不如當年年富力強的壯漢摸樣,常年在漠北染白兩鬢,倔強刻板的表情也變的更加圓滑,失去權威的寧成早就不是哪個天子鷹犬,更不需要他去撕咬豪強增長威名,他只是個依靠平陽侯的邊郡太守。
“我看了下太守的計劃很詳細,隴西兵的素質不錯練練能出好兵,但是隴西出兩萬兵是不是有點多。”
“請將軍放心,隴西邊郡的情況在下也做過基本瞭解,雖說全郡只有二十五萬多人,但是每家每戶都有至少一個戰兵,兩萬兵絕不算多,排除全民動員至少還能多一萬兵。”
曹時聽出他話離的意思,車騎將軍手裡只有三萬兵,配上兩萬郡國兵也就勉強搭起架子,朝廷不給撥派北軍增員又不樂意給足夠的兵額自行徵調,那麼車騎將軍就永遠是個有名無實之輩,所以徵調足夠的郡國兵是必須的。
“那就依照這個方案去辦。”
寧成鬆口氣,眼睛的餘光瞟見主父偃衝他揮舞拳頭的興奮表情心下大定:“三縱三橫的馳道基本完成,北邊三個塞的堡壘率先竣工,休屠王的騎兵最近頻繁在邊境活動,似乎在偵查隴西郡的修築堡壘計劃。”
“他們想看就儘管去看,看的越多栽的越狠。”
曹時輕描淡寫地說道。(未完待續……)
PS:抱歉,今天又晚了,明天我會加更補回來。
第330章 平陽侯靠你了
雁門郡以北三百里,九萬漢軍駐紮在一條不寬的河流邊,十里外盤踞著左賢王的主力軍團,仗著左賢王主力南下的威風,東躲西藏的匈奴部落瞬間冒出來,圍繞在大營附近十幾裡的部落騎兵密密麻麻如蚊蟲般討厭。
狡詐的匈奴人並沒有對營區發動進攻,他們就像遊弋在草原上的餓狼不分晝夜的遊蕩,漢軍的狩獵部隊幾次突破包圍圈的意圖都被識破,以至於漢軍的補給都變成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