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的寒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於後世政委性質的張文旦和孫青陽卻沒有來,李治當初之所以讓他們入軍,只是為了讓他們處理好軍隊軍士日常的生活、軍紀、以及軍士的思想方面,至於軍權還是原來將軍校尉的。
這樣,這些將軍校尉只負責帶兵打仗,不用負責其他,既相互節制,又能提高軍隊的戰力和忠誠心。
和數月之前想比,姜恪和眾校尉的臉上精悍之氣更盛,就連眼睛也更明亮了,一身彪悍,但看向李治的目光中卻滿是欽佩。
輕輕的從歸海一刀手中接過一柄華貴異常的戰戟,這還是當初李治用了大量人力財力,找到足夠星星鐵,也就是隕鐵,最後請一位在大唐鍛造界宗師級人物親手打造的。
有趣的是,後來這位宗師為了宣傳自家的手藝,把自己當成招牌,甚至為自己手中這柄戰戟,去了很血腥很武俠味的名字“殘血”。
殘血暗黑色戰戟身上雕刻了祥雲猛獸,不僅美觀,更能增加摩擦力。
這是李治第一次用這柄戰戟上戰場,李治細細的摩擦著上面的紋路,抬眼看了一下眾人,露出一絲森冷的笑容:“開始吧。”
眾將領都是沉默的點了點頭,向李治拱了拱身,各自悶頭回去,不到片刻,整個樹林裡開始活躍了起來,但沒有一個人說話,所有人都默默的吃了點隨身攜帶的鹹菜麵餅,喝了點水後,牽著馬,靜靜的停在樹林後的後坡上,等待軍令。
每個人都身背一籠弩箭,右腰上繫著強弩,左腰處則是一把橫刀,已入鞘。馬鞍上兩邊各有一個布袋,右邊的布袋裡面放了五六柄投槍,左邊的則是一干大槊。
而每個龍騎士身上頭穿著鐵甲,恐怕整個大唐只有神策軍和羽林軍才有此待遇,但論鐵甲的質量,卻遠遠不能和李治這花重金打造出來的強兵相提並論。
最強的戰士,擁有整個大唐最好的裝備,又有詳細的計劃,李治就不行,那些高句麗的棒子,能撐到天亮。
而在李治他們動作之時,原來潛伏在離蓋牟城不遠的小樹林的人,此時接到指示,紛紛行動起來。
黎明前的黑暗,再加上身上土黃色的麻絮給了他們最好的掩護,整整數十人迅速接近城牆,貼近城牆,這些人立馬找到了一個觀察許久的位置。
城牆並不是很高,兩丈多一點,數十道鋼爪被甩上城樓,沒有一個失手,全部勾上,撤下麻絮,如果有後世的人在這裡,就會發現,這些人的裝束和後世的錦衣衛幾乎一般無二,除了沒有帽子和繡春刀,代之的是一柄明亮的橫刀咬在嘴上,還有腰間的短小的手弩,但也是一身的飛魚服,蜀錦製作的工作服,算是很奢侈了。
他們就是孫青陽口中的錦衣衛編制下之一的夜行衛,而專門用來打探訊息的叫做夜鷹衛,雖所屬相同,同屬錦衣衛,但職司卻是相差很大。
夜行衛,更像是後世的特種部隊性質,李治相信,已草創十年的錦衣衛,雖然沒有後世特種部隊那麼強力變態,但在這個時代,實力卻是很超前了,較之先秦時代秦國有名黑冰臺也毫不遜色,單單為了打造他們,每年花出去的銀子更流水一樣。較之整個大唐歲入也毫不相讓。
今天也是夜行衛第一次,進行這樣的行動,雖然之前這類的模擬演習進行了無數次,但誰也不知道有沒有意外。
好像猴子一樣靈活,這些夜行衛身子普遍瘦弱矮小,但動作卻凌厲異常,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一手登城的本事,較之隋末年間,天下有名的“肉飛仙”沈光,也相差無幾了。
相傳沈光年輕時就驍勇敏捷,善於走馬玩樂,當世為天下之最。
其時京師有座禪定寺,初先建寺之際就立了一杆十來丈高的幡竿,某日這幡竿上系幡旗的繩子日曬雨淋地被風化斷了,隋制一丈即今二百九十六厘米,十多丈就差不多三十餘米,尋常人等還真沒辦法搞定這件事。
無巧不成書,不知是沈光路過該寺,還是特地去燒香拜佛,反正他恰好看到了那些和尚為此事莫可奈何,就挺身而出,對他們說:“快拿繩子來,待我替你們上去搞定它。”
和尚們驚喜之下,便將長繩給了他。但見沈光口銜繩索一端,摟定幡竿,雙手如天仙攬月,兩足似蛟龍剪尾,噌噌噌地攀緣而上,直到幡竿之頂穿掛繩子的龍頭。
他把繩子系完,手足放開,透空而降,宛然窮鳥投懷,猶若流星墮地,眼見得快要跌落地面,說時遲那時快,沈光雙掌疾探,往地面一撐,順勢向後鷂子翻身,倒退了幾十步,方才卸盡下墜之力。圍觀的人看得既驚心動魄,又賞心悅目,無不嗟嘆驚異於沈光的好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