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麼宿儒大家,只是希望自己的學問,有所jīng進而已,至少可以與享受到讚譽匹配,不被人罵成,只是金yù其外,敗絮其中的草包。
有的時候,韓瑞覺得,身上揹負的盛名,也是莫大的壓力,不過也是動力,好像是條無形的鞭子,不停的在鞭策自己奮力前進,而且鬆懈不得,因為總有一些人,或是出於好心,或是別有用意,時時刻刻,都在關注自己的一舉一動。
比如剛才,要是韓瑞覺得,回答沒有意見是件丟臉的事情,從而選擇胡謅的話,恐怕很多人會樂意指正他的錯誤,順便表示自己的嘲諷,不要懷疑人xìng的善美,也不要懷疑人心的險惡,人在官場,居於朝廷,品嚐到權力的滋味,有誰能夠保持清醒理智?
太極殿,御書房,悄然無聲,幾個內shì屏氣凝神,xiao心翼翼的待在角落,大氣也不敢出,唯恐驚擾了御案之前,閉上沉思的李世民。
最近幾天,心思靈巧的內shì,卻是現,皇帝的心情,不怎麼好,即使沒有流1ù出真實的表情,但是透過一些無意之中的動作,貼身服shì李世民的內shì,可以肯定,他肯定在為什麼事情而煩惱。
官場名言,君憂臣辱,君辱臣死,按理來說,現這個情況,幾個內shì,應該非常自覺,上前表示要為主分憂才對,可是他們不敢,因為李世民是個明君,吸取了歷代前朝的教訓,知道內宮干政的危害,所以非常注意提防。
內宮之中,除了皇帝嬪妃宮nv,剩下的就是閹人了,前車之鑑,趙高之患,這麼有名的事例,李世民怎能忘記,只要幾個內shì敢開口,且不說sī自揣摩上意,罪不可恕,就是沒有任何理由,李世民也不可能饒過他們。
說起來,也是個怪圈,但凡開國皇帝,深知創業維艱,唯恐重蹈覆轍,對於動搖王朝統治的事情,總是十分警惕提防,可是過了幾代,繼任的皇帝,由於種種原因,就忘記得一乾二淨,帶頭壞了規矩,埋下滅國的禍根,而且迴圈往復,沒有例外的時候。
幾個內shì,沒有韓瑞的預見能力,自然不清楚,如果歷史沒有生改變,自己的同行,可是非常的風光得意,甚至於能夠主宰皇帝的廢立,隱約察覺李世民不怒自威的強大氣場,個個戰戰兢兢,蜷縮著身體,一動不動,直到禮部尚書王珪求見。
“王珪……”李世民睜開眼睛,虎目生威,揮手道:“請進來。”
一個請字,說明王珪在李世民心中,也是頗有分量的,以至於在登基即位之初,惜其才,捐棄前嫌,召回授以諫議大夫之職。
值得說明,王珪和魏徵一樣,也是太子李建成的舊部,那個時候,王珪身為東宮舍人,自然是李建成的心腹,沒少與李世民為難,或許當年,魏徵提議要幹掉李世民之時,王珪也在旁邊開口附和。
不得不說,李世民的心xiong,的確要比常人想象的博大,玄武mén之變,李建成、李元吉,失敗身亡,他們的心腹部下,也跟著倒黴,全部被關押監牢,等到李世民登基為帝,可能是為了討好他,不少官員,紛紛上書進言,要把魏徵等人斬殺,以正法紀。
可是對於這些生死仇敵,李世民體現得非常寬容,親自出馬,溫言和語的招安,不僅官復原職,甚至升官提拔,不管是不是在作秀,起碼做出了姿態,把人感動得淚流滿面,從此以後,對李世民忠心耿耿,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就是李世民高明的地方,頗有當年曹cao,在官渡之戰後,火燒部下與袁紹來信的風範,而且更加的徹底,完全符合世人心目中的明君聖主形象,不然,怎麼使得脾xìng倔強的魏徵,放棄死念,為之折服。
釋放眾人,不僅樹立形象、安撫人心、新增助力,一舉多得而已,過了幾年,李世民更是體會到了其中的好處,可以稱之為意外之喜。
政治,講究的就是制衡,由於擁立之功,天策府的文官武將,立即取代了李淵的舊部,成為朝中新貴,逐漸滋長了驕縱之心,好像有些居功自傲,不把皇帝威嚴放在眼中的苗頭,使得李世民震怒,以至於當眾怒斥尉遲恭,敲山震虎,新貴集團才有所收斂。
劉邦為什麼要大殺功臣,就是因為這樣最是乾脆,一了百了,子孫無憂,不過,李世民想要做個明君,肯定不能效仿,苦惱之際,魏徵、王珪等人的身影,進入了李世民的眼簾,毫不遲疑,制衡的念頭,油然而生。
李建成死了,魏徵、王珪等人,在朝廷之中,毫無根基,只有依靠李世民存活,不存在背叛的可能,只是扶持他們上位,依然不能與天策府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