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水馬龍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是“高小神醫”的說法。
當然,如果他一路直直趕回南陽,應該不會聽到那麼多。可是自從救了裴素然和成袖,他心裡就多了兩分奇怪的不安,書瑤那一番有意無意的感慨總是會時不時迴盪在他耳邊。到了南邊、尤其是接近南陽後,再想起那位江湖朋友的話,不由地就放慢了行程,還特意跑到飯館、茶館等比較多人聊八卦的地方去,結果越聽,心就越沉重。
有一次,他特意讓自己的一個小廝跑去“湊熱鬧”,問高明遠有哪些成功救治疑難雜症的例子,才被稱為“高大神醫”。結果被幾人鄙視地“嗤”了一聲道:“高小神醫那些神藥都是高大神醫教的,他能治好那些病例,也都是用高大神醫教的法子,你說,還需要什麼別的案例證明?”
高明德笑問:“你們怎麼知道的?又怎能確定?”
幾人一怔,其中一人撇嘴道:“高老太爺親口說的,還能有假?”
……
在高老太爺怒斥的時候,高明德的腦海中一遍遍回放著這類的事,再想到昨日在路上正好碰到同是回來祭祖的隔房族兄關於彙編“高氏醫典”規矩儀程的說法,他突然間茅塞頓開,恍然醒悟:父親為了大哥,要將自己變成第二個成袖,為大哥做嫁衣裳。難怪他的醫案丟失,父親會懷疑他是故意的,會那樣氣急敗壞。
高家的規矩,高氏醫典都在每代掌家人之手,高氏掌家人也是一代人中醫術最好的。掌家人有兩個義務,一是根據天份和醫術選擇下一任掌家人,二就是“彙編”高氏醫典,說是“彙編”,實際上就是增添而已。將祖先記錄中沒有的、自己琢磨、新創出來的醫方、藥方增加進去。一般名醫世家的醫術都是這樣一代代積累和傳承下去的。
當然,高氏醫典的“彙編”、還有下任掌家人的確定這兩件事,屬於族裡的大事,不是掌家人自己悄悄做就行的。掌家人交接,是要祭祖的,或者正好在像今年這樣重要的祭祖大典上完成,還必須有族長和眾位族老的見證。他們見證的是掌家人所增加的醫方、藥方是有價值的,還有新任掌家人確實是同代嫡系子孫中最優秀的。
說到這些儀程,那位族兄當時還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有你這樣一位神醫在,你大哥要做掌家,不知能不能服眾?壓力很大呢,首先要證明比你優秀才行。”
高明德如今才明白了父親為什麼三番兩次要他兩個侄兒去他那裡拿醫案,這次如果不是為了醫案和御賜“神醫澤世”金牌,他恐怕還沒有機會回來參加祭祀。父親怎麼會讓他有機會影響大哥任掌家?
高明德的心一點一點地下沉,雖然他不是有“傻症”的成袖,但若是他將這些年的醫案都交給了父親,大哥有了他的醫方、藥方、以及診療步驟、根據,很容易就能將那些東西都變成他自己的了,何況現在外面本來都在傳說他的醫術、藥方都來自他大哥。
而等他發現這一切時將有口難辯,鬧開來,人家只會說他忘恩負義,為了虛名和利益連兄弟情義都不顧,連手把手教他醫術的大哥都不認。
即使他以後還有新的醫方、藥方是他大哥拿不出來的,那也只不過是“青出於藍”,他也不能忘記他大哥的恩情。沒有他大哥之前交給他的那麼多醫方、藥方,沒有他大哥“成全”他的神醫名號,他哪裡能有那麼多機會?又哪裡能“青出於藍”?
那一刻的高明德無比慶幸醫案被人偷了,讓他得以認清自己的父兄,認清自己的處境自己在高家的位置。
幡然醒悟的高明德在父兄面前不再怯弱,不再歉疚,自然也不願意按他父親要求的閉門重寫醫案、或者同他大哥“探討”這些年的診治案例、以及同各個名門貴族的關係網,整日裡以“好不容易回鄉一趟要拜訪親友”為名往外跑。
高老太爺和高明遠氣得咬咬牙,卻又無可奈何,高明德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沉默好拿捏的少年郎,如今因為醫術交友廣闊、名揚四海,連皇家都給他兩分面子,他們還能軟禁他不成?客人上門找他怎麼辦?
知道高明德回來,地方上的官員和鄉紳也陸續上門拜訪呢,這些人可都是訊息靈通的人精,即使高家屢屢傳言說高明德的醫術是高明遠教的,但人家高明德不但有醫術,還有同那些大世家的關係、情分在呢,比如永平侯爺、福星貴郡主三兄妹據說就是將他當作異姓兄長的。
更令他們憤怒的是高明德在走親訪友、或者客人上門拜訪時有意無意地故意誇讚兄長高明遠自小跟著祖父和父親在藥鋪裡勤學醫術,廢寢忘食,他一年也見不到兄長兩次,這次回來祭祖算是二十多年來兄弟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