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快地人,圓圓的臉蛋,讓人看了就覺得親切。佟氏很熱情地問候了崇思父子,又說了許多好話。才把她迎進新房,由著她擺放小姑地妝盒去了。只是離開房間時,佟氏無意中發現幫忙安妝的人裡有涼珠,略打量了她幾眼,見她仍是姑娘打扮,衣服首飾也僅比其他丫環略體面些,並無特別之處,便扯了扯嘴角,不動聲色地走了。
送妝的人一走。前院便有人撤下嫁妝,由二嫫親自帶人收好。長福會合大總管吳新達開始搭喜棚。梅院這邊便忙著調整傢俱的位置,紮上紅綢。並在房間內外擺放鮮花。淑寧指揮眾人,在院中用花盆擺成大花朵形狀和拼出雙喜字來。這鮮花卻是京郊幾處溫泉莊子搭的玻璃大棚出產地。因為數量少。只有王公大臣才能弄到。佟氏是特地託了桐英,才得了這六十盆鮮花。除去折枝插瓶,有四十盆用來裝點新院子,又另得了四筐新鮮瓜菜,僅僅夠供應上等席位,卻已經是京裡中等貴族人家極難得的體面了。
第二天正日子,端寧早早起床梳洗,穿好全套官服頂戴。全家人都紛紛忙碌起來。
前院的喜棚裡,僕役們忙著安放桌椅,擺放果子點心,並從窖中抬出好酒分瓶。
後院的廚房外,小劉氏穿了一身寶藍袍子,正在看著請來的廚子熬湯,又有下人來問她盛長壽麵該用哪個碗。她還是頭一回領這樣的差事,有些忙亂,幸好事前她與佟氏和二嫫商量好了,所以還應付得過來。
她雖是張保二房的身份,但內心裡仍當自己是個寡婦,因此有些怕觸了端寧的黴頭,不敢到前頭去吃酒。佟氏也有顧慮,便不再勉強,只是特地託她照管後廚的事務。小劉氏卻很高興,事事都辦得很認真。
淑寧過來見她,道:“姨娘,你瞧見小寶了麼?他跟賢哥兒兩個不知跑哪裡去了。”小劉氏回答說:“方才他們還在這裡呢,這會兒只怕又回新院子去了。怎麼?有事麼?”淑寧笑道:“沒事,只是阿瑪交待了,開席前讓小寶跟在他身邊見客人,讓他別光顧著淘氣去。”
小劉氏聞言大喜,忙道:“放心,我一定好好囑咐他。淑姑娘若見了他,就叫他來見我。”淑寧點點頭,想了想,便挨近了道:“姨娘,等會兒榮嬸子到地時候,我請她進咱們院裡歇息,你們見一見可好?”
小劉氏有些感動,道:“前幾日才見過,沒關係。不過她若是不耐煩在外頭吃酒,便請她進來說說話也好。”淑寧點點頭,正要離開,卻遇上李氏路過,問:“三妹妹,劉姨娘,你們怎麼還在這裡?時辰不早了,再過半個時辰就要發轎了呢。”
淑寧忙上前拉著李氏就走,見李氏不停回頭看小劉氏,便道:“大嫂不必叫姨娘,她頭一回管事,自然會認真些。”李氏便不再提了,只是回頭路過自家院子時,特地抱了兒子德瑞一起,回到了梅院。
李氏讓兒子在炕上打鑼,接著便有預備去迎親的鼓手“響房”,然後點“長命燈”。接著她與一位特地請來當“全福太太”的族嫂,鋪起了炕,並在被角塞進桂圓、棗兒、栗子和落花生四樣乾果。其中桂圓是團圓地意思,棗兒取早生兒子之意,栗子是早立貴子,落花生則意為生兒育女、子女雙全。
佟氏早已從他他拉族中和佟家那邊請了幾位婦人充當“娶親太太”,料理新房裡的事務。不久,二房地萬琉哈氏到了,她因為美貌,被佟氏請來為新娘“填胭粉”,眼下卻閒得很,李氏忙完諸事,便陪她與族嫂在正房裡說話。
德瑞在大人們地引導下拿了“蓋頭”,外頭二嫫讓人送來“離娘飯”,其中兩位娶親太太便辭行。各乘一頂綠轎,跟著要接新娘的紅呢官轎,帶著鑼鼓喇叭等執事。撐起牛角燈,擺開儀仗。時辰一到,便鼓樂喧天,往將軍府去了。
端寧一臉緊張地在外院地廂房裡等待,慶寧見了,笑道:“時間還早著呢。少說要到正午才回,你有功夫,不如先歇一歇,吃點東西,回頭有你累的。”順寧在一旁偷笑,藉口說要回院看兒子,先走了。
端寧有些不好意思,便真叫人傳吃食去了。冷不防看到賢寧與小寶兩個在門外探頭探腦地,忙道:“你們都跑哪裡去了?裡頭有人傳信出來說。姨娘正找你們呢。快回後院去!”
正說著,桐英來了,看到端寧一身裝扮。笑道:“瞧著也是人模狗樣嘛。”虎子在旁邊道:“小公爺,今兒可不能說這些話。”桐英笑著應了。拉著賢哥和小寶。與他們一起取笑起端寧來。
端寧笑笑,輕咳兩聲。道:“我已叫人通知妹妹來領弟弟們回去,不知能不能勞駕小公爺,幫我帶這兩隻猴兒上二門去啊?”桐英立時頓住,轉頭看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