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罵不止,楊素聽到一些訊息,便探出頭來問到底是何事。
府兵告訴楊素,說一名黑醜的小兒,騎在牛背上,撞進了府兵儀仗隊。楊素感到非常好奇。一般的百姓,見了自己躲避還來不及,恐怕被府兵給誤傷,此兒竟然如此大膽。(未完待續。。)
第202節:天子跪平民
楊素當面和李密交談,李密的見解獨到,震聾發饋。楊素愈發喜歡,把他帶到府中,促膝長談。據說二人談了三天三夜也不知疲倦。
後來,楊素對兒子楊玄感稱說,他們的才華已遠超普通人,但和李密相比,猶如天上的星辰與日月比光華,猶如一碗水和大海比深邃,簡直不值一提。李密的成就,甚至在他自己之上,要楊玄感好生對待李密,絕不可以輕慢。
楊玄感深以為然,私下與李密交情甚密,二人相處如魚得水,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聚,隔幾天不見面,便覺缺少些什麼,只差沒有穿一條褲子睡一張床了。
聖上初登基,楊素因從龍有功,位高權重。聖上掌大政日久,隨著楊素門生故吏遍佈朝野,已成尾大不掉之勢。聖上一心盼著楊素早死,好將他手中的大權削弱,加強統治。
楊素得到訊息後,便稱病不上朝。他的病其實是假,心病才是重要的。他害怕聖上將有對他不利的舉措。
聖上當時派親兵給他送藥,親兵回來以後,聖上問病得如何。親兵說病得很重,你的一句話,千萬楊素之死,也是楊玄感起兵造反的主要原因。
楊廣道:什麼話有如此嚴重的後果?孤已不記得了。
聖上當時說的是“病得要死了嘛?”幾經轉折,楊素聽說這句話以後,什麼藥也不再服,拒絕配合治療。只求速死。他心中最明白,若是他多活一天,他們楊家便多一天的危險。他死了。兒孫們興許還能保全。結果不久,他便不治而亡。
楊玄感便是從這時候,產生了對聖上的不滿,造反之心也是從那時候潛滋暗長的。但他心府很深,一直不帶到表面,在暗中培養自己的勢力,同時在尋找機會。
聖上北征高句麗。百萬大軍精銳開到北方,國內空虛。楊玄感便召集楊素生前的舊部,稱說來將軍謀逆。藉口舉兵。
雖然楊玄感起義已被滅四年之久,但惡劣影響卻沒有隨著他的死去而淡化,反愈演愈烈,大有席捲天下。囊括九州之勢。
“為什麼楊玄感舉旗造反影響如此強烈?孤難道真的做錯了?”楊廣臉色蒼蒼。眼神迷茫而遼遠,似乎回到了千里奔取幽州,那驚心動魄的一夜。
李棟稱道:“知世郎也好,杜伏威也罷,甚至瓦崗寨都不值一提。只因為他們全是農民義軍,沒與聖上爭取天下逐鹿中原之野心。楊玄感身為大隋世襲公爵,在大隋內部撕開了一道傷口。這道傷口是致命傷,內傷。很難治癒。瓦崗只不過是皮肉傷,對身體康健並不起重要的作用。”
“現在。代表大隋內部不滿勢力的楊玄感和李密,及大隋外部勢力的翟讓,兩種勢力內外結合,才是致命的危險。由外到內,再由內到外,大羅神仙重生,也束手無策,難以治癒。”
李棟一躬到底,不敢抬頭:“這也是草民屢次見詔而不敢奉詔的主導原因。”
楊廣聽到陳年舊賬,往事如潮,一幕一幕湧上心頭。經李棟鞭闢如理的分析,楊廣坐不住了。眼下大隋病入膏肓,表面雖仍是一隻龐然大物,實際已步履蹣跚,舉步維艱,轟然倒塌只是時間問題了。
楊廣兩手神經質般戰戰慄慄,端茶以掩飾不安的內心,茶盞也因雙手抖擻劇烈發出清晰的“嗒嗒嗒”聲。想端到嘴邊喝一口,怎也喝不下去,乾脆重重地放到面前長形條桌上,眼神迷離,神情恍惚:“依你所言,孤只能眼睜睜看著這些逆賊猖獗而不能奮起作為,只能坐以待斃,坐等別人的刀爺加身了嗎?”
李棟默然不語,事關重大,不敢輕易發言。要說必震動楊廣內心,使他不得不同意自己的要求。
楊廣突然起身,快走兩步,來到李棟面前,屈膝下跪,抱著李棟的雙腿哭求:“孤有錯!孤對不起先帝百戰創業之苦。孤有錯!錯在不該疑心過重,逼死楊素,更不該舉全國之力北征高句麗,致使民不聊生,反旗遍地。孤不想落個亡國之君的惡名,使千載之後,仍不得片刻安息。”
“先生之才如九耀,上可光輝日月,下可普照萬眾,前可齊肩古賢堯舜禹,後可覆蓋悠然千載。還請先生不吝教誨,拯大隋免毀於一旦!”
楊廣身為大隋帝皇,給一介平民跪倒叩首,撫腿大慟,大訴衷腸,聲嘶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