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即刻開啟,倘若有礙難處時可開綠囊,老將軍請收好。”李貞站了起來,微一俯身,隔著文案將錦囊遞給了李大亮。
李大亮搞不清李貞的葫蘆裡賣的究竟是啥藥,可這當口卻也不敢多問,伸手接過了一紅一綠兩錦囊,狐疑地看了李貞一眼,低頭應諾道:“末將接令。”
“眾將聽令!”待得李大亮退下之後,李貞提高聲調斷喝了一聲,帳下眾將紛紛出列,各自躬身應諾不迭。
李貞面色嚴肅地環視了一下眾將,略一停頓之後,運足了中氣喝道:“諸將各歸本部,明日辰時正牌發兵,不得有誤!”
“諾!”李貞既已下了出征令,諸將皆應諾而退,各自忙著整頓軍務去了,唯獨副帥李績遷延著沒有動,待得眾將去後,這才謹慎地走到李貞面前,一躬身道:“殿下,老臣觀高句麗各軍皆圍安市而布,其用心應是要我大軍再次強攻安市,內裡恐有蹊蹺,殿下分兵數路合擊安市,雖無不妥,卻恐正中高句麗小輩之下懷矣,望殿下明察。”
李績乃是沙場老將,一生大小戰事無數,絕對算得上大唐名將之一,只不過其帶兵打仗卻稍顯死板了些,屬守成之將,而非能開創一番天地的兵法宗師,按李世民的話來說,那就是李績為帥既不會大勝也不會大敗,能打贏該贏的仗,同樣也會打輸該輸的仗,對此評語李貞自是心有慼慼然,也正因為李績在想象力和創造性上有不足之處,李貞此番研究徵高句麗之戰略時才不曾將其召來一道探討,不過麼,李績畢竟是副帥,又是兵部尚書,再怎麼著也不是李貞能忽視的人物,此時他既然說出了看法,李貞自是得對此有所交待才是。
“李尚書所言甚是,孤亦知高懷龍此賊給孤設了個圈套,所依仗的不外乎是安市城之險固罷了,孤倒是不怕,自有破城之算,安市城必下無疑,不單安市,孤還要同時拿下烏骨城,揮舉直擊平壤。”李貞笑著解說了一番。
“殿下聖明,只是……”李績對於李貞的軍略瞭解頗深——兩人往日裡就沒少在沙盤推演上交過手,李績勝少負多,然則此番徵高句麗事大,儘管李貞說得信心滿滿,可李績還是不能十分放心,嘴角抽了抽,欲再出言勸說,卻一時間不知該從何說起才好。
“李尚書放心,孤的安排是如此……”李貞笑了笑,貼到李績耳邊細細地將自己的總體計劃述說了一番,聽得李績面色變幻個不停,良久之後,長嘆了口氣道:“殿下,此策未免有行險之嫌,若是有失,恐蹈前番之覆轍矣。”
欲速則不達這個道理李貞又如何會不知道,只可惜時間卻是懸在李貞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李貞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是賭上這麼一回,再說了,如今整個高句麗國內大軍一半雲集於安市城附近,另一半則麋集於百濟一線,平壤空虛無比,只要安市城一戰能聚殲高句麗南部兵馬,又能奪下烏骨城這個鴨綠江對岸的要隘的話,短時間裡一鼓作氣平滅高句麗自是有望,從這個意義來說,此番雖是有賭運氣的成分在內,可說起來勝算還是頗大的,故此,對於李績隱晦地以感慨來勸諫,李貞並沒有再多說些什麼,只是笑了笑,轉身便走進了後帳去了。李績見狀,自是知曉再勸亦是無用,微微地搖了搖頭,自行出帳忙碌去了……
赤峰,又名斷腸嶺,地扼遼河平原最北端,是從遼河平原進入遼北丘陵地帶的一個重要門戶,山雖不算太高,也就是百丈上下而已,然地勢卻頗為險峻,山下有大路可通蓋牟城,山上有軍寨一所,名赤峰寨,最先立於北魏年間,幾經廢興,前番大唐伐高句麗之際,曾將此寨焚燬,後由楊萬春派工匠再次重修,駐有軍兵三千,是安市防區的第一道門戶,其重要性自是不言自明,自打接到信報,知曉唐軍統帥李貞已率部抵達幽州之後,赤峰寨便已進入了緊張的備戰狀態,全寨封閉,偵騎四出,隨時準備應對唐軍的一切攻擊。
貞觀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末時正牌,天陰得很,烏雲密佈,風不小,生生將插在高大的赤峰寨牆上的大旗颳得獵獵作響,旗下站著一名全身鎧甲的壯實青年,正面色凝重地望著遼河平原的方向,其眼神中滿是憂慮之色,這人正是高句麗赤峰寨守將高可業。
唐軍就要來了,這一點高可業很清楚,唐軍的戰鬥力之強悍高可業更是曾親身領教過——前年的唐高之戰高可業可是全程都參與了,包括最血腥殘酷的安市城攻防戰高可業也沒拉下,在那一戰中,高可業受了重傷,險些死於亂軍之中,事到如今,每一思及那一戰的慘烈,高可業依舊心悸難平,若是可能的話,高可業根本不想與唐軍交手,只可惜身為大將,又是王室宗親,不說守土有責,就算是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