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李林的打算 (第1/2頁)
高大的豆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什麼黃老先生在書中給寇仲和徐子陵兩人安排了讓人惋惜的結局?
帶有缺憾的美更加回味悠長,可以留下更為深刻的記憶,僅僅只是理由之一。更重要的,還是因為黃老先生很尊重歷史,心懷坦蕩,對需要每個人都記在心中的‘傳承’,保持著敬畏之心。
按照網路小說的套路,直接把寇仲寫成開國皇帝,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不過,在那之後呢?
依照寇仲的性格,真要當了皇帝之後,他會一心一意的撲在國事上,殫精竭力的治理國家麼?想想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反正,在李林看來,寇仲就算能當上皇帝,也不可能比李世民做的更好。
在正兒八經的歷史中,李世民是毫無疑問的千古一帝。他登基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各民族融洽相處,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
在李世民執政期間,唐朝是全世界的中心。而到了現在,華人在海外的聚居地,仍然會被國人自豪的稱為‘唐人街’,這就足以證明,唐朝在國人心中的地位了。
如果沒有了唐朝,這份值得無數國人為之驕傲的歷史也會消失殆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等於就是流失了一段無比重要的傳承。雖說這裡並不是李林誕生的世界,但作為一名中國人,他還是不想看到那樣的結果。
說白了,李林壓根兒就沒有想過要出手幫助寇仲,扶持他去跟李世民一決高下。在他看來,以寇仲的性格和作風,他並不是一個適合坐上龍椅的人,充其量,只能當個征戰天下的大將軍。
李林心中真正想要支援的,還是歷史中那個留下了豐功偉績的李世民。
只不過,慈航靜齋和靜念禪院的存在,讓他有些煩心——和無數讀者的看法一樣,李林很堅定的認為,李世民就算要登基為帝,也絕對不能是在佛教勢力的支援下完成這件事。
要知道,佛教這種宗教,打一開始就是為了矇蔽平民穩固統治階級的利益而誕生的。
在中華大地上土生土長的道教,最主要的核心教義就是尊崇自然,無論發展的多麼龐大,也不會輕易影響到國政。但佛教卻不一樣,稍有不慎,國政就會受到它的影響,從而生出無數的問題的麻煩。
如果李世民的登基過程中,佛教起到的作用太大,那麼,那群光頭們就會在這件事中得到極大的利益,使得整個佛教勢力猛然膨脹起來。無論怎麼看,對於國家接下來的發展,都不是一件好事。
那麼,如何抑制住佛教勢力的影響呢?
李林打算內外結合,雙管齊下。
首先說‘內’。
在李林看來,劇情中佛教勢力之所以受到李閥的看重,最為重要的因素,是師妃暄的奔走串聯,一邊在暗中聯合多方勢力給予支援,一邊在明面上幫著造勢,為他們帶去了極大的助力,至於四大聖僧和了空等人的出手相助,都是小頭。
也就是說,只要掐斷了師妃暄這個點,就能極大的削弱佛教勢力在李閥心中的重要性。也正是出於這樣的想法,李林才扯了個大旗,給師妃暄安上了一個‘掌劍侍女’的身份。
至於師妃暄本人是否願意相信李林的話,認可了‘掌劍侍女’身份後會不會放棄跟慈航靜齋的淵源,轉而隨侍於李林身邊,李林倒是一點兒都不擔心。
雖說很多讀者都認為師妃暄是個功於心計的女人,但李林卻並不那麼認為——在黃老先生的書中,描寫人物的時候,非常注重一條原則,那就是所謂的‘功由心生’。
把自己搞的精神分裂的石之軒,最擅長的是變幻莫測的‘幻魔身法’和‘不死印法’;無慾無求的散人寧道奇,絕技是仙氣十足的‘散手八撲’;有進無退,性格很是豪爽乾脆的天刀宋缺,鑽研出的‘天刀九問’,滿滿都是一刀破萬法的鋒銳;大草原上的畢玄,性格如火,自負且驕傲,擅長的是‘炎陽奇功’;生於半島的傅採林,生性謹慎,最擅計較得失,獨創‘奕劍法’而聞名於天下。
再往下看,生性淡然,嚮往逍遙於天地間的徐子陵,學會的都是以靈巧見長功夫;性情乾脆豪爽的寇仲,卻是擅長用刀,更習慣於正面搏殺。
綜合這些例子,可以很清晰的得出一條結論——凡是能打的,他們每個人的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