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蓉娘雙手握著一個大鐵勺,不停的翻滾著,可能是太柔弱,身子骨剛好,這一折騰,便又咳嗽起來,氣息紊亂起來,只攪拌了幾下,便彎腰使勁的咳起來。蘇攸禾趕緊讓小貓姐幫忙看灶火,又讓大牛哥不停的翻滾起來。
使勁安慰孃親,想要扶她去屋裡。可是蓉娘死活不肯,蘇攸禾個子小,只是拽著衣角,也不起作用,加上母親說在旁邊看著大牛翻炒,免得炒焦了。蘇攸禾也不再勉強,便點了點頭,又趕緊反身回去親自看火候了。
約摸半個時辰之後,在蓉孃的指導下,鍋內又菜籽的咋裂聲,蘇攸禾趕緊將灶裡的火用草灰壓住,讓灶裡冒出溫熱的氣息燻烤著大鍋。蘇攸禾又讓母親看了看籽的生熟程度,在鍋裡的油菜籽溫度達到大約115~120℃的時候,又自己捏了一點,使勁的搓碎之後呈金黃色時,這才趕緊讓大牛將油菜籽刮到了大簸箕裡面。
蓉娘這時候已經聞到了一股味道,一股清幽淡香的味道,一股如抹春風的翠香味兒,正徐徐的進入到每一個人的味覺裡面。蓉娘似乎有些明白什麼,捂住胸口的手揉了揉之後,便拉住蘇攸禾問道:“阿禾是不是要做菜油呢?”
蘇攸禾神秘的一笑,卻打哈哈道:“孃親過一會兒就知道了嘛。還有,孃親,您先歇著,後面的事情,我們幾個做就行了。”
蘇攸禾待油菜籽正當脆脆的時候,接下來就是磨碾了。可是沒有機器迅速的磨碾好,只得找來一個石磨。這個石磨其實稱不上石磨,由一個大鐵錘和一個深長的厚鐵罈子組合而成的。就是這個東西,還是大牛的爺爺偷偷藏於竹屋書架後面的角落的,那次蘇攸禾將書弄掉了,爬到書架底下找書的時候,就看到了這個東西,開始時不認識,後來母親說這就是石磨,她便知道了。
蘇攸禾端不動大簸箕,只得再次讓大牛哥幫忙將裡面的油菜籽倒一些到鐵罈子裡面,然後又請大牛慢慢一上一下的砸起來。這一陣一陣的脆響,迴盪在山間,竟然煞是清脆悅耳,似渾厚的的鐘聲般餘音不斷。
中途,二牛和石材同時回來了。二牛手裡拿了一個棉布包,輕快的一蹦一跳的跑了院子裡面。而石材大揹簍裡面竟然是滿滿的一揹簍小白菜,手裡還提了一隻野雞。
孩子們見狀還是大笑起來,衝著跑過去,接過了石材手裡的東西。
這一下子六個人都聚齊了。這油菜籽在大牛和二牛的輪流當中一下子砸成了沫。在砸得過程中,蘇攸禾將一些粗糠放於石磨裡面,隨著一起磨。然後進行蒸坯。這個依然是複雜程式,頭坯大約兩分鐘,冒清氣之後,再繼續蒸二十五分鐘。切忌在蒸的過程中要不斷的往鍋內加水,以補充因為蒸汽散發而造成的損耗。
最後就是包餅壓榨了。想必去過重慶的人,在重慶瓷器口那裡都會見到兩個光膀子的人一上一下的敲打白糊糊,看起來黏黏的東西,這個就是重慶特色小吃泡耙,放些蜂蜜,撒些糖,之後就會成為一個可口的泡耙。而這將油菜籽包餅,幾乎和製作泡耙是同一個方法,都需要將蒸坯的油菜籽均勻的敲打分散包餅,集中裝榨,包餅要快,而菜籽餅要踩緊踩平。其中包餅以散草為好,隨後開始輕打,勤打,就像重慶泡耙的製作方法了。
然後使餅迅速壓緊,出油後輕壓,勤壓,大約一小時之後,油大部分榨出,重打、慢打,加大壓力,這三個動作連續做上幾次之後,第一次,三個小時就好了,基本上就可以整出90%的菜籽油了,然後進行第二次敲打四小時之後,放到第二天早晨直接讓出榨,這時候,要放在通風的地方,最好蓋上一些麻袋。
就這樣子,後面兩道程式都是在石材的大力支援下完成了,而當第一道出來的菜籽油之後,那股香味迅速蔓延著整個院子。
蘇攸禾被三個孩子圍在當中,第一次,為自己的成果哈哈大笑起來。
**********************************
(備註:本書磨碾菜籽油的其實不叫石磨,而叫“jiangwo”,因為這在陝西屬於土話,並沒有要求的字型,因此,便用石磨代替這兩個字了。其實,說白了就是農村人一直用的那種重鐵製作,卻非常輕便的類似於圓形的小罈子加上鐵錘子了,這在本文中有說明。)
正文 第二十五章 翠蓮來了
蓉娘將這第一道就榨好的菜籽油裝到一個陶瓷罈子裡面,蓋上蓋子,放在了石材家灶房的案板角角里。又將剩下不到一碗的菜油放在自己灶房裡面。
石材這才將孩子們綁在柱子上的,奄奄一息的野雞用刀子迅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