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鬥勇鬧事。而那些早與謝家不往來的親戚不知從什麼地方突然跳了出來,趕著與謝家結交。
真是應了那句老話,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嫂嫂放心好了。我會照顧好自己的。”
謝陳氏沖水芸使了個眼色道:“你去陪小郎收拾收拾行囊,這些剩下的菱角我一個人剝就好。”
“嗯。”水芸輕應了一聲,便跟著謝慎一起上了閣樓。
“公子,你真的要走嗎?”小娘子輕咬薄唇,幽幽說道。
謝慎只覺得好笑,攤開雙手道:“不過是去府城參加府試,又不是不回來了,瞧把你嚇得。”
“那。。。那倭寇真的如公子說的那麼可怕嗎?”
水芸之前一直在王家莊子裡做事,可謂是典型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即便能夠聽到一些關於倭寇的傳言也都是王家僕人口耳相傳,一傳十十傳百之下準確性自然不能得到保障。相較之下,她更想從謝慎口中得到關於倭寇的資訊。
“這些倭寇行事狠辣,無惡不作,所到之處皆是焦土連連,白骨累累。”
提到倭寇,謝慎自然是恨得牙癢,緊攥的拳頭上青筋暴露。
“那公子一定要小心啊。”
水芸的面色一時變得煞白。經過謝慎的一番描述,倭寇完全就是無惡不作的惡棍,她著實為謝慎的安危擔心。
“放心好了,現在紹興府倭患的壓力還不大,若是在寧波府那邊可就真的不好說了。”
如果謝慎沒有記錯的話,弘治一朝,紹興府都沒有經歷過大的倭患。雖然也有零星的襲擾,但畢竟不能構成大的威脅。當然在倭患最嚴重的嘉靖朝,便是紹興府也被倭寇多次襲擾,百姓苦不堪言。
因為倭寇的存在,東南海防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大明朝廷本就不算富裕,長此以往國庫更是見底。
在謝慎看來一味的嚴禁海防並不能杜絕倭患,畢竟整個東南沿海都是經濟富裕之地,經商者不計其數。這些商人既不能設立集市,又不能下海通商,收益自然大受影響。他們既然賺不到錢,索性就造船下海當起了“倭寇”。既然朝廷不允許他們經商,他們便去搶好了!
所以明朝中後期尤其是嘉靖朝的倭寇裡,有不少都是大明商人。他們黑白通吃,燒殺搶掠,比真的倭寇還可惡。
所以治理倭寇問題絕不能一味的海禁,這其中還有許多可以斡旋的東西。當然這些得是掌握了足夠的權柄後才能談論的,眼下謝慎需要做的是先考好府試。
“我有些累了,就先睡了。麻煩幫我整理下衣物,我明日一早就走。”
謝慎淡淡一笑,便去歇息了。
燭火搖曳,小娘子水芸身著薄衫默默為少年收置著此行的衣物。
。。。。。。
。。。。。。
翌日一早,謝慎便爽利的起床,一番梳洗後和大嫂謝陳氏、水芸一起用早飯。
來到大明朝後,謝慎便得到大哥大嫂的悉心照顧。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雖然謝慎並不是原來的那個謝慎,但經歷過這麼多事情後,他早已把大哥大嫂當做最親近的人。此番離別,雖然只有短短一月,謝慎卻是頗為不捨。
用完早飯,謝慎與大嫂、水芸一一道別,隨後便毅然轉身離開了竹樓。
大街上王家的馬車早已等候多時,王守文和謝丕坐在馬車上衝謝慎招手,少年再回首看了一眼竹樓,不捨的跳將上了馬車。
。。。。。。
。。。。。。
第四十三章 豪門陸氏
(求收藏,求推薦票!感謝書友天下縱橫有我的打賞~)
來到大明朝一年有餘,謝慎的全部生活都集中在餘姚城中。這在古代自然沒有什麼,不少人一輩子都蝸居在一個小縣城中,與外界的交流幾乎為零。
對於紹興府,謝慎還是頗為期待的。畢竟是浙江布政使司最人傑地靈的地方,掌控了江南百年文脈,少年直想看看它究竟與其他地方有何不同。
馬車行了不久便出了餘姚城,走在蜿蜒曲折的土路上,留下濃厚的車轍印。滾滾黃塵揚起,點綴在青山綠水間頗是一種別樣的韻味。
“慎賢弟,你說這次紹興府試,你會不會再奪一次案首。”
王守文忽然覺得無趣,便隨口問道。
謝慎搖頭苦笑道:“盡人事聽天命,這種事情誰又說的準,但求無憾吧。”
餘姚縣距離紹興府城並不遠,若是步行兩整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