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滄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林家堡是一個自然屯,只有三十來戶人家,大多都是林家的本家人。
這裡是一個生產隊,屬於馬家堡大隊的第六小隊。
因為這一帶靠近高麗國,自古以來就是軍事要地。
整個綠江市的農村,很多地名中都帶著“城”和“堡”字。
這裡的城,就是山城,要塞的意思。
這裡的堡,就是堡壘的意思。
不過,這裡的“堡”字,一般都讀作“普”(pu)。
雖然是山區,但整個馬家堡子大隊,卻處於一片山間小平原之中。
整個綠江市,自然條件其實很不錯,很少發生大規模旱澇災害。
這裡的農業收成比較穩定。即使現在還是集體經濟的情況下,林家堡也大致上能保證溫飽,不至於象別的地方那樣,出現大規模、長時間的缺糧現象。
下了嶺,就是一片玉米地,這是最主要的農作物,也是主糧。
至於小麥和水稻這樣的細糧,這裡是沒有的。
要想吃細糧,每年過年的時候,一口人會有二斤麵粉和一斤大米,由生產隊統一發放。
交了公糧,剩下餘糧多的時候,生產隊會拿玉米到海邊的同港縣去,哪裡出產大米,可以用玉米換大米。
除了這兩個渠道,再想吃細糧,就要靠在城裡吃商品糧的親戚給,或者在盛產小麥的龍江省的親戚給郵寄過來。
不過,城裡的親戚過得也比較艱難,更多的時候也是無能為力。有的時候,反而要靠鄉下的親戚補貼一些粗糧過活。
便是城裡的親戚給,其實也沒有多大用處。一回十斤二十斤,幾年也沒有一回,解決不了什麼問題,聊勝於無而已。
靠近堡子,就是一個大糞堆,這是把豬糞、牛糞收集起來,堆積在一起,春天種地之前給田地施肥,增加地力。
每個生產隊都有專門拾糞的人幹這個。
這個時候還很少使用化肥和農『藥』,更沒有什麼除草劑和轉基因,糧食都是純天然綠『色』食品。
糞堆不遠處,是一片田畦,已經蓋上了塑膠薄膜。
這是培育烤煙苗的。
這種烤煙叫洋菸,主要作為捲菸的原料用。不是農民抽的那種旱菸。
綠江市的烤煙種植歷史,從清末民初的時候,就開始了。是這一帶許多農村生產隊的一個重要副業生產專案。
春天開始育苗,然後移栽到地裡。菸葉長成以後,一層一層掰下來,夾進草繩裡,在烤煙房裡面栓起來。然後用煤火加溫烤乾,最後分揀,紮成一把一把的,再用麻包包裝,就可以送到煙站去賣。
烤煙的收入,是生產隊的一項主要收入來源。
正在田畦裡忙活的,是林駒的老叔林乙卯。
因為是乙卯年生人,所以就起了這個名字。
林駒的父親出生於甲寅年,所以就叫林甲寅。
林甲寅一共有兄弟五人,除了老二林庚辰是幹部外,其餘四兄弟都是煙把頭。
烤制菸葉,是個技術活兒。如何根據菸葉顏『色』的變化,加火、通風,控制溫度和溼度,裡面有不少說道。
這個過程掌握不好,菸葉烤糊了,烤黑了,烤青了,都影響等級。
煙把頭,其實就是烤煙的技工。雖然也是體力勞動者,但裡面有很大的技術含量。
林家堡只有一個烤煙房,有一個煙把頭就夠了。
這裡是林乙卯當煙把頭,林駒的父親林甲寅,就被沒有煙把頭的生產隊請去烤煙。
請煙把頭不白請,是要給錢的。賺的這份錢,由生產隊和煙把頭分成。
“老叔,天快黑了,回家吃飯吧”。
林駒走過的時候,跟老叔打了招呼。
“哦,駒子啊,我再弄一會兒就完了。別人都回來了,你怎麼落到後面了”?
“我在學校裡有點兒事兒,走得晚點兒”。
“在學校裡好好學習,聽說你學習挺好,到時候考個大學,也給咱們老林家臉上爭光”。
“我記得了,老叔”。
“趕緊回家吧,別可哪兒去瘋,你爸不在家,給你媽省點兒心”。
“老叔,我知道了”。
進了堡子,一些小孩子正在一起瘋玩兒。
農村孩子皮實,家家孩子又多,爹媽也照管不過來,基本上都處於散養狀態,一個個髒不拉幾的,滾得像個泥猴似的。
老六林驪和老七林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