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文明十分傾慕,他決定在夏大力提倡漢文化,以改變西夏的落後風氣。
永安三年(1101),他借御史中丞薛元禮之口倡導儒學,在薛元禮的上疏中稱:“士人之行,莫大乎孝廉;經國之模,莫重於儒學。昔元魏開基,周齊繼統,無不尊行儒教,崇尚詩書,蓋西北之遺風不可以立教化也”。因此,只有重新提倡漢學,才能改變夏的不良風氣,挽救面臨的危機。乾順採納了薛元禮的建議,下令在原有的“蕃學”之外,特建“國學”,教授漢學。挑選皇親貴族子弟300人,建立“養賢務”,由官府供給廩食,設定教授,進行培養。
乾順親政後,吸取前朝外威專權的歷史教訓,努力削奪母黨勢力。其時梁後親信嵬名阿吳已死,乾順以統軍仁多保忠心懷異志,解除其兵權。另一方面又採取分封皇族以鞏固帝王權力的措施。貞觀三年(1103)九月,乾順封勇武多謀的庶弟察哥為晉王,並讓他掌握兵權。元德二年(1120)十一月,又封宗室景思子仁忠為濮王,仁禮為舒王。仁忠、仁禮兄弟二人通曉蕃、漢文字,又擅長詩文,乾順愛其才,又授仁忠為禮部郎中,仁禮為河南轉運使。封大臣嵬名安惠為梁國正獻王。
宋徽宗繼位後,宋朝起用蔡京為相,開始對西夏用兵。夏貞觀四年(1104)五月,宋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