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來要送的,給李永堅決推辭掉,因為是晚上的車子,甚至不惜打電話給嚴小凡,以工作上的事情,將寧父給調開,又避開其他人,將大包小包的全都扔到水空間裡,提著兩隻揹包,瀟灑無比地打了個計程車,直奔火車站。
這時候去西藏的人倒不是很多,不過火車站賣票都是一節車廂一節車廂的賣,所以李永他們所在的這個車廂倒都是人。
硬臥車廂都有上中下三個鋪位,李永他們買的是下鋪,另外上鋪的也是一對年輕的男女青年,中鋪倒是一個挺成熟、威嚴的中年男子,還有一個男青年,不過他不到西藏,要在西寧下車。
上鋪的那對感覺挺能扯的,李永他們上車以後,就聽到他倆一直東拉西扯的,到處向人打聽情況。
遇上李永這種去旅遊的,就熱情地招呼:“我們也是去旅遊,大家可以結伴,也好有個照應。”
要是中鋪那種在西藏工作生活的人,他們又湊上去熱情地詢問西藏的情況。
中鋪的中年人叫林東臨,是申城援藏幹部,這次家裡有事臨時趕回來,現在過去還要工作兩年。
“林哥,你就是當代的孔繁森,了不起!我們要向你學習,”男青年歐陽成說得雖然有些誇張,但是讓人聽了很舒服。
林東臨卻只是淡淡笑了笑,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感覺:“那好啊,我代表西藏人民歡迎你們紮根西藏,現在西藏就需要你們這樣的年輕人,像我們年紀大了,有家庭有兒女,都是牽掛,年輕人在那邊奮鬥兩年,對你們的人生絕對有幫助。”
“林哥說得對,我們這次先去考察考察,”歐陽林笑著說道。
這一節車廂,真正要到拉薩下車的人並不多,很多到蘭州、西寧的,去西藏的,有幾個是和李永、歐陽林他們一樣,是去旅遊的,還有就是林東臨這種,在西藏那邊工作生活。
為了建設西藏,申城每年都要組織一批援藏的幹部、技術人才和年輕人,就像林東臨、孫海寧他們一樣。
就像林東臨剛才說的那樣,他們也有妻子兒女,要堅守在那邊,確實不容易。
李永伸手在揹包裡掏了掏,實際上是從水空間裡弄了兩隻早就摘好的黃瓜,拿出來遞了一根給林東臨:“林哥,來根黃瓜,綠色無汙染的。”
李永順手也給歐陽林和他的女朋友,還有中鋪另外那個年輕人一人一根。
“日喀則倒也沒有汙染,那裡的黃瓜也跟這個差不多,碧綠水嫩,味道還好,就是運不出來!”林東臨說著咬了口黃瓜,忍不住讚歎道:“嗯,這個黃瓜味道好,比我們日喀則長出來的黃瓜還有味道。”
李永笑了笑,西藏那地方再沒有汙染,環境再好,那也比不上水空間啊!
“林哥,你也在日喀則工作?我們這次去,除了旅遊,也要去下日喀則,不知道你認不認識水產大學的孫海寧教授,我們就是要去找他,”李永對林東臨打心眼裡佩服,說話也很客氣。
“哦,你們是孫海寧的學生?”林東臨嚼著黃瓜,抬頭看了李永和寧小雪一眼:“老孫說要在那邊搞個專案,你們說的是不是這個事情?”
李永一聽,林東臨竟然認識孫海寧,看樣子還知道不少情況,火車上無聊,也正好隨便聊聊。
李永就點了點頭,將陶然魚還有孫海寧的專案挑能說的,大概說了說。
“陶然魚我知道,上次吃過一次,味道真的沒話說,”歐陽林“咯崩咯崩”已經將手上那根黃瓜吃得乾乾淨淨。
“原來就是你們研究出來的啊,這個黃瓜也很好吃,是不是也叫陶然黃瓜?”
'195'第一百零一章 萬里行(中)
“你愛這麼叫,那就這麼叫好了,”李永笑了笑說道,歐陽林有點自來熟的性格,但是並不讓人討厭,有他在旁邊,就不用擔心氣氛不夠活躍。
歐陽林的女友看上去也差不多,這會兒已經跟寧小雪有說有笑。
林東臨仔細嚼著黃瓜,沉默了一會兒才開口:“這個黃瓜確實不錯,包括你說的那個陶然魚,不過在西藏養出來也沒有用,主要是運不出來,空運價格太高,從拉薩到上海,坐火車要四十八個小時,還是順利的情況下,關鍵是從日喀則到拉薩還沒有火車,走起來更不方便。”
“以前有句話,叫做要致富,先修路,對西藏來說,也有同樣的問題。”
“我覺得,西藏就應該保持原生態的環境,那裡可是人類最後的淨土,”歐陽林從包裡掏出一袋瓜子,招呼大家邊吃邊聊,這一路要兩天兩夜,有的就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