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值可能更高。
當然,只有規模化,才能獲得最大的商業價值。
“雲夢魚苗”在水空間中雖然長得快,但是空間有限,產出也有限,要是在自然條件下養殖,就大不一樣。
陶然魚之所以能夠商業化,就在於李永不停地搗騰,雖然每次量都不多,但是積累下來,也不是個小數字。
水空間中最早的“雲夢魚苗”已經長大,成長速度大概是自然條件下的兩到三倍,最早那批,生長速度一般的鯽魚也有兩斤多重。
與之前魚蝦緊缺相比,現在水空間中的魚蝦,數量就比較多。
特別是“雲夢魚”和“天池魚”這兩種,因為消耗得少,反倒是積存了不少。
甚至出現魚蝦在水空間中時間長了以後,孕育魚籽,並排放在水中,孵化成為幼魚。
同“雲夢魚”相比,這種魚在沒有孕育魚籽前,已經生活在水空間中,然後才開始孕育魚籽,屬於真正意義上、完全在水空間中孕育、孵化、成長。
對於這一部分魚,李永帶有更大的期待。
在水空間升到六級以後,空間一直在緩慢擴張,不過都沒有升級。
水體的面積雖然在增加,但對於李永來說,還是有些不夠用。
三塊淡水空間,天池魚、雲夢各自佔去一塊,早先的魚在不斷長大,雖然都比較溫順,這個時候放養魚苗,還是會損失掉許多。
“陽澄湖”還是要承擔“陶然魚”生產的需要,從水產市場購買魚蝦,進行放養。
李永很想再有一塊獨立的水體,放養那種真正意義上的空間魚。
如今只能暫時養在陽澄湖,倒賣的魚個頭都比較大,這時候還能分得很清楚。
海水空間雖然只有兩塊,不過構成比較簡單,“伶仃洋”的海龍蝦成長得比較快,不過一直都沒有怎麼弄了吃,如今一隻龍蝦就能夠裝上一盤子,個頭實在不小了。
“南極海”主要放養了一些成熟的魚蝦,倒是還沒有出現產卵的,不過也要準備著,海里的魚蝦很多比較兇殘,要是產卵的話,最好是能有一個獨立的水體進行養育。
畢竟,水空間的水體說起來不小,但相對於大海來說,那就跟一滴水沒有什麼區別。
李永對尼斯湖的探索一直沒有什麼進展,這段時間也耽誤,不過那邊的水也是鹹的,而且還有海豚,應該也屬於海水的性質。
這樣算的話,水空間現在就是三片淡水,三片海水,不過“尼斯湖”沒有什麼作用,水溫冰寒,深不見底,還有“兇殘”的海豚,顯然不適合養魚,養了也白養。
李永琢磨著水空間什麼時候能夠再升級,幾個月過去,水空間的大小几乎翻了一倍,也差不多應該升級了。
這次升級的話,打死李永也不會選擇隨機,他也想好了,到時候就去長江邊上,模擬一個長江出來。
如今水空間遲遲不見升級的動靜,也只能在現有條件下,統籌安排。
好在魚塘那邊一批上市的陶然魚作為緩衝,化解不少壓力。
就在魚塘的陶然魚上市,全新的餐飲公司打算邁開擴張步伐的時候,魚味館對面的日本魚生館也已經籌備得差不多。
店面已經裝修完畢,從外面看上去相當華麗,而且充滿東瀛味道,顯然用了不少心思,投入也不小。
一次獨當一面的秦祥林對魚生館抱有很大期待,在硬體上不惜投入,用重金請了幾位日式料理的大廚,裡面的服務員也精挑細選,並經過嚴格的禮儀訓練。
這些都讓秦祥林充滿自信,他覺得魚生館無論哪一方面,都要比對面的魚味館強上很多。
從餐館的特色來說,魚生館是異國情調,魚味館都是一些家常菜;而在店面裝修、廚師水準、服務員等方面,魚味館也毫不遜色,更有特色。
唯一的缺憾,就是在材料方面。
秦祥林曾經品嚐過日本大廚做出來的魚生和料理,要是以前,那肯定沒得說,大廚就是大廚,水平很高,味道很好。
但是比較魚味館的招牌菜“陶然魚”,總感覺少了些什麼。
“陶然魚”在上海的名氣漸漸變得響亮,秦祥林也知道這種“陶然魚”並不一般,據說是綠色純天然,質地純淨,味道鮮美,吃起來確實讓人難忘。
既然是原材料差異,秦祥林就沒有擔心,只要採購相同的材料就是。
作為魚味館的招牌菜,對原料的來源自然諱莫如深,不過秦祥林還是想辦法打聽到一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