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場正義的戰爭。
打擊的是被美國成為,“邪惡核心。
的敵人。
趁此機會,日本當局在六月初透過了擴大範圍的《戰爭動員法案》。
按照該法案,不但日本各大企業要聽從政府安排與排程,全力支援與協助軍事生產,具本國民還得響應政府號召,參軍服役。
該法案透過當日,日本各地就有上百萬年輕人報名參軍。
從這一點也看得出來,日本與韓國有著很大的區別。
從本質上講,韓國是一個外強中乾的國家。
用軍事上的話來說,就是能打順手仗。
只要戰事不順,肯定越打越糟糕。
日本則不一樣,至少不像韓國那麼脆弱,即便在戰事不順的情況下,也能堅持下來,為勝利做出更大的努力。
與擴大徵兵規模相比,日本當局更重視裝備生產。
要知道,在組建國防軍之前,日本陸上自衛隊只有二十多萬,很多部隊都不滿員,一些部隊甚至只有指揮機構。
軍隊規模較讓日軍嚴重缺乏主戰裝備。
比如讓日本人倍感驕傲的式主戰坦克就只有一千輛,還不到中國陸軍坦克總數的零頭。
而在參加臺海戰爭之前,被日本稱為“全球第一種四代主戰坦克”的舊式還沒有形成戰鬥力。
可以說,日本擴軍的最大障礙就是沒有足夠的裝備。
雖然早在冷戰時期,日本就建立起了較為完備的裝備儲備體系,許多裝備的實際服役年限遠沒達到設計壽命,提前退役後就被封存起來,以備戰時急需。
比如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所有常規潛艇的服役年限均不到二十年,而設計壽命是三十年小退役後至少能封存二十年,在此期間隨時可以啟用。
問題是,封存的裝備不但落後,而且數量也不會太多。
日本國土面積本來就非常狹又有一億多人,人口密度是中國的三倍以上,加上本土環境保護得非常好,森林覆蓋面積高達七成,日本本土也沒有多少地方用來儲備封存的武器裝備。
從某種意義上講,日軍在東北戰場上的糟糕表現,與嚴重缺乏主戰裝備不無關係。
別說純步兵的二線師團,就連第七師與第十師這種一線主力師團,甚至是王牌師團也沒有得到足夠的主戰裝備。
比如第七師在標準配備時,應該有二百七十二輛主戰坦克,而在開赴東北戰場的時候,實際只有一百四十多輛主戰坦克,缺口接近一半。
正是如此,在作戰的時候,充當主力的仍然是美軍。
顯然,日本政府也深刻的認識到了這個問題,不然不會在參戰前,要求美國為日本提供大量戰略資源。
沒有資源,日本就生產不出足夠多的武器裝備。
從四月份開始,三菱、島磨等日本軍工企業就開足馬力,以全速生產主戰裝備。
為了擴大產能,這幾家軍火企業還新建了數條生產線。
與美國相比,日本的軍火生產主要集中在陸軍裝備上。
這也很好理解,日本能夠生產的、最急需的也就是陸軍裝備。
海軍方面,雖然作為全球第三大造船國的日本有能力建造各型戰艦,甚至能的建造大型航母,但是中國海軍只剩下了為數不多的潛艇,而反潛作戰又主要依託部署在第一島鏈上的反潛巡邏機,所以日本對海軍的需求反而不是很迫切。
當然,日本也不會放棄擴建海軍的機會。
別忘了,日本是島國,而海軍是保證本土安全的戰略屏障。
不管日本今後怎麼發展,都需要一支足夠強大的海上力量。
為此,在正式組建海軍之後,日本就將建造航母、而且是大型航母的計劃提上了日程安排,並且將其當成海軍的首要任務。
按照日本海軍提出的規劃,最遲二零一三年底,就得拿出航母的詳細設計方案,並且在二零一四年第二季度開工建造。
空軍方面,日本主要依靠美國,不但在戰場上依靠美軍,即便在新式戰鬥機的研製與生產上也嚴重依賴美國。
說白了,日本在航空技術上的欠缺並不需要花大力氣才能追上美國。
在此之前,日本只能按照美國的艾排做。
因為美國承擔起了制海、制空任務,所以日本能夠發揮能力的,也就只有地面戰場,不然美國也不會一再要求日本參戰,並且讓日本頻繁向東北增兵。
這擺明了是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