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帕特里奇的觀點則截然相反,認為應該先進軍華北,打下北京之後,再回過頭來攻佔東三省。
與其說是兩人的戰略分歧,還不如說是美日兩國的政治分歧。
福田康夫的態度,實際上就是日本的態度。這並不是說日本有能力吞下東三省,即便日本有這個野心,美國也不會答應,畢竟臺灣當局擺在那裡。
美國早就向臺灣當局承諾只承認一箇中國,而且是一個完整統一的中國。絕對不會肢解中國。如果辦不到,臺灣當局就無法向全體中國人交代。在大陸的政權也就不會穩固。扶不起臺灣當局,美國就不可能從根本上擊敗中國,也就無法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日本當局的實際目的就是希望讓美軍擔負起更多的作戰任務。
向吉林與黑龍江進軍,不管日軍打主力、還是美軍打主力,現在的兵力都不夠。就算日本當局已經答應第三次增兵。並且承諾最終將派遣軍擴充到一百萬,可是這些部隊不可能立即到達,而且對佔領大半個。中國來說也不夠。如此一來,美國就得向東北增兵,並且擔負起主要作戰任務。
帕特里奇主張南下,實際上就是針對這個問題。
雖然在東北戰場上,美軍的規模僅相當於日軍的一半,但是美軍傷亡的官兵比日軍多得多,畢竟在日軍參戰之前,美軍就有重大損失。繼續向東北增兵不是沒有可能,只是美軍要儘量避免衝鋒陷陣。
向南進攻,戰場就那麼點大小部隊多了也容不下。
即便需要提防東三省的中**隊,日軍也能擔當重任,美軍就能從繁重的戰鬥任務中解脫出來,讓日軍去衝鋒陷陣。
說得直接點,雙方都知
戰鬥損失肯定越來越大,而誰來承擔這個損失,就是最大的問題。
當然,雙方也有共識,那就是得儘快掃蕩遼河平原,攻佔遼東半島。奪取如同大連這樣的大型港口城市,控制主要的鐵路與公路,緩解後勤保障的壓力。正是如此,在佔領瀋陽之後小美日聯軍沒有立即確定進軍方向,開始掃蕩戰場。
四月十五日,在第十五集團軍從遼中撤退後,美日聯軍南下攻打遼陽。並且在五天之後佔領了這座位於長白山西北的重要城市。
雖然有人認為羅耀武故意放棄了遼陽。沒有像他承諾的那樣堅壁清野。處處死守,但是白痴都知道,瀋陽守不住,那就肯定守不住遼陽。更重要的是。中**隊的主力部隊都集中在彰武方向上,遼陽那邊根本沒有多少兵力,連地方游擊隊都沒有幾支。
羅耀武又不是神仙,沒有天兵天將,拿什麼守遼陽?
三日後,美日聯軍進軍盤錦。
盤錦在遼河河口,地勢平坦不說,周邊還真沒有可以據守的天險。
這次,羅耀武又主動退卻,沒有與美日聯軍願戰,只是組建了幾支地方游擊隊,把幾萬條步槍與幾百萬發子彈發到了民眾手裡。
雖然武裝人民的時候,盤錦不是敵佔區,但是很快成了敵佔區,所以沒有人拿此做文章。
到這個時候,郵六是四月下旬,羅耀武已經在卓新與錦州部署好了防線,不但讓六個主力集團軍與十個新編集團軍恢復了戰鬥力,還抽調民兵縱隊裡的優秀人員組建了兩個新編集團軍,並且動員了兩百多萬民眾,沿著醫巫閣山與大淩河修建戰略防線。
只不過,羅耀武仍然把重點放在了彰武。
為了守住這座連同到內蒙的城市,羅耀武甚至動員數十萬民工。在繞陽河與柳河一線修建了一條近一百公里長的縱深防線,光是挖掘的戰壕就超過了兩千公里,還修建了十多萬個永備火力點,上千個炮兵陣地,與多得數都數不過來的防禦工事。
這番部署,羅耀武的意圖就再明顯不過了。
如果美日聯軍要去打吉林與黑龍江,他不會插手,反正他的手也伸不了那麼長,根本照顧不到那些地方。只不過,美日聯軍要想進軍華北,就得攻打彰武,從醫巫閣山北面進軍朝陽。如果直接攻打錦州,就會把右翼暴露在中**隊面前。遼河河口就那麼大個地方,地勢又過於平坦,中**隊不好守,美日聯軍也不好守。
也就是說,羅耀武在變著花樣迫使對方攻打彰武。
正是如此,他才會把重兵部署在彰武。
問題是,羅耀武也太看得起美日聯軍了,甚至把美國與日本當成了一家人。
打下盤錦後,美日聯軍沒有殺向錦州,而是繼續南下,在四月二十七日攻打位於大遼河口的營口。
佔領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