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事實上,以中國的國土面積,肯定能夠生產出足夠多的糧食。別的不說,四川盆地的農田就能養活三億人,即便除掉東北與江南,還有華北、關中、新疆的伊犁河谷、雲南、湖產等幾個大的產量區。
關鍵不是沒有耕地,而是沒有產糧的積極性。
雖然在戰爭爆發後,在沿海地區務工的農民工大多返鄉,增加了農業勞動力,而軍隊擴充抽走的勞動力不足以影響到糧食生產,但是回鄉的農民工大多沒有生產積極性,就算有也得首先填飽自己的肚皮。
以農民的眼光,更得把多餘的糧食存起來,以備急需。
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入冬之後,農村的生活反而比城市好得多,特別是在一些土地肥沃的地區,農民是家家有肉吃,而城市居民只能靠國家配發的糧食過日子。
在此之前,就有人提出到農村徵糧。
徵糧的理由也很充分,國家進入戰爭狀態,徵收糧食是應該的。
問題是,真能這麼幹嘛?
先別說派誰去徵糧,首先就是農民願不願交糧。
如果按照以前的方式,即由國家糧企花錢從農民手裡購買糧食,肯定沒有多少農民願意把多餘的糧食賣出來。
事實上,在大量農民工返鄉之後,農民家的餘糧也不會多到哪裡去。
在此之前,很多糧企就沒有收到糧,就算提高價格,甚至以高於市場的價格收購,也沒有多少農民願意賣糧。
真要賣,還不如拿到城市裡去賣,肯定能賣出更高的價格。
針對這個問題,又有人提出管制城市市場,不準農民進城賣糧。
顯然,這也是在胡搞。
賣不賣糧是農民說了算,買不買糧是市民說了算,管制再嚴厲,也管不住肚皮。而且嚴厲的管制只會滋生黑市,嚴重打擊政府威信。如果對此進行打壓,除了激怒農民,還會激怒餓著肚皮的城市居民,兩頭不討好。
不能管制,就只能強行徵收。在某些偏遠地方,為了保證城市的糧食供應,確實有部分地方政府用了這一招,出動警察與武警部隊,到農村強行徵糧。雖然徵糧的時候,政府給了糧款,至於給了多少,這就不好說了,但是由此鬧出的事情,也著實讓高層頭痛。
入冬後不久,貴州遭受凍雨災害,各地就開始強行徵糧,結果在偏遠山區連續爆發了幾起農民集體組織起來抗證的事情,最後不得不出動軍隊鎮壓。雖然訊息是封鎖住了,而且鬧得規模不是很大,但是長此下去,不出大事才怪。
這個時候,用內憂外患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
聰明的人都知道,硬的那一套行不通。
就算能夠在短期內解決問題小最終也會摧毀統治階舊引生的基敵人凡經打講國門的情況下,眾麼做,小几口取滅亡。
不能強行徵糧,就只能想辦法提高農民的積極性。
可是如何才能提高農民的積極性呢?
這個時候,有人提出了一個辦法,一個之前有人想過,卻沒人敢提的辦法。
土地私有。
只有承認土地屬於農民,而且世世代代屬於農民,並且切實保護農民的權益,才能提高農民的積極性。
當初不是提的打土豪、分田地嗎?
只有讓農民有了可以保護的物件,讓他們保護屬於自己的東西,並且願意為此做出巨大努力,才能發動農民。
問題是,這個辦法提出來了,卻沒有被立即採納。
農民的土地私有了,城市居民的呢?
既然土地私有了,那麼那些全民與集體所有的資產該如何處理呢?
如果一切都私有了,那麼這個國家賴以為生的基本制度怎麼辦?
這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連串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財產私有化,必然會影響到政治體制。
如果有個二三十年的時間,還可以慢慢改,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解決。問題是在戰爭時期,這樣的漸進式改革顯然行不通,一下全部改過來,必然會導致社會動盪。對於已經風雨飄搖的中國來說,這絕對是無法承受的重創。
不被採納,不等於問題就擱置起來了。
如果不能在開春之前調動農民的積極性,順利完成夏糧的播種工作,為秋糧生產開啟基礎。那麼大限就只剩下一年了。
到時候,不需要外來入髏著,這個國家都會分崩離析。
因為這個問題確實迫在眉睫小所以連續幾次高層會議,都在重點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