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能讓部隊從側翼發起突擊,透過戰術級別的穿插,把美軍分割成較小的部隊,再一個一個的吃掉。
最重要的是,擔任突擊任務的第三十九集團軍與第六十五集團軍都缺乏重灌備,更適合部署在山區小並且依靠山區作戰,而不適合在平原上作戰。
這些因素,都迫使羅耀武把美軍當成重點
明確了戰術,該怎麼打就簡單得多了。
除了已經部署的個主力集團軍之外,第四十集團軍留守阜新,充當第十五集團軍與第十六集團軍的戰役預備隊,第二十六集團軍則留在義縣,充當這次會戰的總預備隊。為了增強主力集團軍的戰鬥力,羅耀武為每個主力集團軍配備了兩個新編集團軍,並且在卓新與醫巫閣讓。各部署了一個民兵縱隊。
相對而言,出了動用了六個主力集團軍之外,羅耀武投入的兵力不算多。
比起動員了兩百多萬軍民的彰武會戰,在這場會戰中,羅耀武最初動員的軍隊規模還不到八十萬。
當然,從絕對數量上講。這也是一支非常龐大的軍事力量了!
接下來兩天,除了第十六集團軍與第十五集團軍先後與美日聯軍交火之外,戰線上沒有重大行動。
受到攔截後,美日聯軍並沒繼續突擊,而是穩住了陣腳。
在卓新東北方向上,日軍甚至沿著第十六集團軍的防線展開,面對面的部署了一道新的防線。
阜新南面,美軍進攻受挫後,直接退回大板。
在這兩天裡,羅耀武也沒有采取更有力的反擊行動,只是讓兩個由當地民眾組成的新編集團軍化整為零,透過美日聯軍的防線,到敵後戰場去聯合游擊隊,襲擊美日聯軍的抬重車隊與巡邏部隊,順帶蒐集戰術情報。
可以說,經過彰武會戰。雙方都顯得格外小心謹慎。
美日聯軍是被打怕了,擔心中**隊會有大規模反擊,所以在進攻之前,首先得做好防禦部署。
羅耀武則在擔心中**隊的戰鬥力,特別是在戰線拉得較開的情況下,各主力部隊的戰場活動能力與持續作戰能力。說得簡單一先,在時機成熟之前,羅耀武不會輕易讓主力部隊參戰。只要主力部隊投入戰鬥,就得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戰役目的,消滅兩到三個美軍主力師。
只有這樣,才能在敵人反擊之前把主力部隊撤下來。
羅耀武的小心謹慎也完全能夠理解,因為在他手裡就那麼幾支主力部隊,卓新會戰擺明了是錦州戰役的前奏。不管能不能守住卓新。如果在這邊丟掉了太多的主力部隊。就算已經留下了十多個新編集團軍守衛錦州,也很難頂住美日聯軍的大規模進攻。
由此可見,對羅耀武來說,情況一點也不容樂觀。
事實上,這也是羅耀武為什麼在戰役策劃階段疑慮重重的原因。再看得遠一點,羅耀武副職的時候就跟陳必時提到,就算他能在遼東打幾場勝仗,也很難守住東北,甚至難以守住山海關,最終肯定得退守華北。
也就是說,早在幾個月前,羅耀武就知道,他在東北做的努力,只是在為後方組織戰略防禦爭取時間。
這場戰爭,打到這個時候,中**隊已經是精疲力竭。
說得不客氣一點,如果沒有丟掉瀋陽,羅耀武還能依託龐大的戰爭機器,特別是東北地區的重工業體系,在邊境地區與敵人好好打幾場。迫使美軍把重點放在東南戰場上小不惜代價的攻打南京。
隨著瀋陽淪陷,東北軍失去了最重要的戰略根據地,要想守住東北,那就太難了。
這種局面不免讓人有點悲觀。可這就是現實。
回到戰場上,美日聯軍用了三天完成戰役部署之後,與七月十一日凌晨發起總攻。
這次,率先發力的正是躊躇滿志的美軍。
美軍的目的也很明確,那就是攻佔朝陽寺,突破中**隊在阜新南面設定的防線,率先攻入阜新。迫使卓新東北方向上的中**隊全面回撤,然後由兵力多得多的日軍負責攻佔阜新城區。
當然,進攻行動不會順利,因為擋在美軍前面的是第十五集團軍。
相對而言,第十五集團軍的防線短得多,一個連只需要守衛一到兩百米的戰線,兵力非常集中,防禦工事也修得十分堅固。
戰鬥打到天亮,美軍仍然沒有取得突破。
到此,帕特里奇也知道,擋在美軍前面的是一個主力集團軍。而且是擅長打防禦戰的主力集團軍。
銅牆鐵壁已經形成,擔任快刀手的突擊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