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彈噴出的高溫氣體,美軍很快就斷定,這些導彈的射程在兩千五百公里左右,屬於中程彈道導彈。因為發射點在河南的伏牛山,所以別說打到美國本土,連關島這樣的美國海外領地都挨不著。
美國人可以鬆口氣了,可是日本人卻輕鬆不起來。
短短兩分鐘後,隨著導彈結束主動段飛行,進入外層空間,美軍的戰略預警系統迅速計算出了導彈的落點範圍。
正是日本九州,而且中心就是曾經遭到過原子彈轟炸的長崎!
日本拉響了戰略警報,可惜的是,在這個時候,日本能做的就是拉響戰略警報。
導彈發射點距離美軍實際控制線有大約一千公里,而美軍的戰區反導防空系統又部署在戰線後方一百多公里之外,等到一百多枚彈道導彈進入攔截系統的打擊範圍時,彈道高度已經超過一千公里,超出了戰區反導系統的攔截高度。
顯然,這些導彈都針對美軍的防禦系統做了改進。
原因也很簡單,打了這麼久,中**隊的導彈部隊吸取了戰爭經驗,對各種戰術彈道導彈都做了改進,而要避開戰區反導系統,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提高彈道高度,在末端採用幾乎垂直的再入彈道。
雖然這麼做會增加導彈的飛行時間,還會縮短導彈的有效射程,但是卻能最有效的提高導彈的突防效率。
導彈飛出大陸,到達東海上空的時候,彈道高度仍然在八百公里以上。
顯然,這也超過了日本海軍裝備的“標準”系列反導導彈的攔截高度。即便在條件寬鬆的情況下,“標準3”也最多隻能攔截高度在五百公里以下的目標。對於飛行在八百公里以上的目標,完全無能為力。
直到導彈逼近日本本土,彈道高度才開始降低,而且是急劇降低。
也直到這個時候,日本的反導系統才開始發揮作用。
首先投入戰鬥的正是部署在九州島西北海域的兩艘“金剛”級驅逐艦。因為這是中**隊第一次向日本本土發射彈道導彈,所以任何人都會認為,那些導彈裝著核彈頭,至少有部分導彈裝著核彈頭。
攔截的時候,日軍戰艦格外拼命。
兩艘驅逐艦均在短短數分鐘內發射了二十多枚“標準3”,啟動全部火控通道,以一對一的方式攔截來襲導彈。雖然按照正規戰術,至少得用兩枚導彈攔截一個目標,這樣才能確保攔截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而一對一的攔截,攔截效率只有百分之八十,但是來襲導彈確實太多了,日本又沒有美國那樣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突破這道防線,就只能靠那些射程僅有四十公里的“愛國者3”,而射程更短的“愛國者2”最多隻能攔截射程在一千公里之內的彈道導彈,對付射程為二千五百公里的彈道導彈肯定力不從心。
部署在長崎附近的“愛國者3”只有三個營,一次最多攔截十多個目標。
可以說,日本把寶全都押在了海基反導系統上。
可惜的是,即便如此,也只打下了不到三十枚導彈,仍然有大約七十枚導彈朝著長崎而去。
隨著導彈再入大氣層,“愛國者3”投入戰鬥。
這是最後一道,也是最薄弱的一道防線。
最後兩分鐘內,“愛國者3”擊落了十多枚導彈,而且肯定碰運氣擊中了一枚攜帶了核彈頭的導彈,因為不久之後,美日聯軍就在長崎西面海域檢測到了異常輻射,並且確定是由一枚導彈的殘骸產生的。
可惜的是,這批導彈中,至少有兩枚導彈攜帶了核彈頭,而且都是二十萬噸級的氫彈。
二十一點五十三分,一道明亮的光線照亮了整個長崎。
頃刻之間,從天而降的火球吞沒了整個長崎。因為聲音的傳遞速度很慢,所以至少有三十萬長崎市民在聽到爆炸聲之前就灰飛煙滅了。
核打擊,確鑿無疑。
美軍的戰略警戒衛星拍下了一次明顯的雙閃光,而這正是核彈頭爆炸的特徵。
沒多久,全球各地的地震臺都探測到了這次規模不小的地震。雖然核彈頭空爆產生的地震要比地下爆炸小得多,但是二十萬噸級的核彈頭,要比過去十多年裡,那幾個後進國家進行的核試驗大得多,地震級別也就不會低到哪裡去。
更重要的是,核爆炸發生之後,長崎與外界的一切通訊聯絡都中斷了。
除了核武器,沒有任何一種炸彈具有如此巨大的破壞力。
二十二點三十四分,從沖繩緊急起飛的美軍偵察機到達長崎上空,拍下了數千張足以令人震駭的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