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只保住了他與羅耀武,卻沒有能夠改變事實,即反擊失敗後,桃園防線全面失守,不得不動用遠端炮火,從而導致戰爭規模擴大。
毫無疑問,高層關心的就是這個問題,而不是有沒有辦法守住新竹防線。
雖然沒有資格參加高層會議。但是回到前線司令部,羅耀武就明顯感覺到,在戰爭決心這個問題上,高層仍然搖擺不定。
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耐人尋味、也非常讓人覺得諷刺的問題。別說軍人與政治家,就連國內的很多老百姓都知道,仗打到這個份上,需要擔心的不是打成什麼樣子,而是如何收場。從國家立場出發,不管是實現統一、還是完成復興,都得在戰場上使出全部力氣,盡一切可能擊敗對手、或者給予對手重創。也就是說,首先就得樹立起堅定不移的信念,而不是畏首畏尾。
可笑的是,確實有人畏首畏尾,而且不是普通軍民。
至於箇中原因,就算羅耀武比普通軍民知道得多得多。也沒有本質上的差別,即這並不是一場老百姓願意看到的戰爭。
從一開始,就有人低估了這場戰爭的難度,認為能夠輕易取勝!
有了錯誤的開始,要想走上正軌,自然是難之又難。
明確這個認識之後,羅耀武也就能夠理解陳必時的處境,更能明白,陳必時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把他叫回來了。
十四日上午,陳必時才回到前線司令部。
調整好作戰部署後,他把羅耀武叫了過來。
“你馬上去聯絡薛華毅,告訴他,除非收到我的直接命令,不然十五軍無論如何也得在濁水溪防線上堅井一週。”
羅耀武愣了一下,沒有明白過來,因為陳必時剛剛向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