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也不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陸小鳳系列’已經寫完,但是根據安排,這兩本書會繼續在《匠錄》上連載一段時間,然後才全部結集出版。”
螢幕上的音樂已經關閉,現場除了記者按快門的聲音,安靜得連塑膠袋被風吹起的聲音都能聽清。
“我要彙報的是,在這兩本書連載期間,以及出版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不管是古庸生,還是柳敬亭,任何一個名字,都不會再有新作品面世,這個情況會維持至少三年。”
現場觀眾頓時陷入無法預料的茫然之中,而等待了一個晚上的記者們卻迅捷無比地舉起了手裡的機器,對準柳敬亭,瘋狂拍攝。
“也就是說,”柳敬亭繼續道:“我將封筆三年。”
“為……為什麼?”
“為什麼?”
同一時間,無數聲音問道。
柳敬亭苦笑一聲,道:“因為,我真的有點累了。”(未完待續。。)
第三百四十八章 急流勇退還是江郎才盡
大家聽到柳敬亭的回答,突然集體沉默下來。
這是個看上去很不負責任的藉口,但是對古庸生來說,這個藉口卻非常具有說服力。
千紅時期的古庸生曾博得“勞模”的稱號,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平均一年仍有兩到三本的發書量,雙開什麼的對他來說,簡直就是家常便飯。
最開始的時候,讀者們也會擔憂和懷疑,他們一方面祝願自己喜歡的作者能一直保持健康身體,偶爾休息無可厚非,一方面擔心古庸生追求數量,忽視質量,最後敗盡人品泯然於眾,另外一方面又不想鬧書荒,希望古庸生能一直創作下去,有源源不絕的作品可以閱讀。
通常來說,只要作者堅持勞逸結合,合理安排時間,可以平衡箇中矛盾,但是古庸生的情況顯然與眾不同,特別是“一人一刊,七開事件”發生後,大家對他“要數量不要質量”的質疑煙消雨散,也漸漸習慣了他這種高密度出書的節奏。
踏歌網唐斐曾以“質量數量並優的天才型寫手”的評語來評價古庸生,更是將他“筆耕不綴的形象”塑造完整。
當《西遊記》小說、電視劇一起接近尾聲,當其餘的連載相繼出版,讀者們已經在期待和討論古庸生新書,“射鵰迷們”幾乎每天都要去古庸生微型部落格下面留言:“我們已經等得飢渴難耐了!”
在這種環境下,柳敬亭突然以他兩個筆名的名義。封筆三年。
這個訊息來得毫無徵兆,突兀之極,不要說講儒廣場上的數千觀眾。就是星月的宮承恩,乃至永珍學園的那些同學室友們聽到這個訊息之後,都全部傻眼。
“封筆?為什麼會是封筆?”
“他真的要去環球旅行嗎?”
“難道是以三年為緩衝,他要急流勇退?”
已經趕到講儒廣場的林薰、許源等人站在人群的最外圍,他們看不清楚舞臺上柳敬亭的表情,幾個人難以置信的自我發問。
“或者,他本來就應該休息幾年了。”
已經有某種心理準備的戴岸橋突然說道。
“我保證一定會再回來的。”柳敬亭笑意平靜,“他日江湖再見,我們再把書言歡。”
柳敬亭認真地鞠了一躬。然後轉身下臺。
“古庸生,我們等你!”
一個帶著隱隱哭腔的女孩聲音突然響起。
“我們等你!”
一石激起千層浪,隨著那個女孩的呼喊,更多的人喊出了這句話。
“我們永遠支援你!”
剛才看《西遊記》壓抑著的傷感情緒至此終於爆發。人群中接二連三有女生開始哭起來。
已經走到臺邊的柳敬亭突然駐足。然後再次側身面對臺下躬身。
“謝謝,謝謝你們!”
場邊的林薰眼眶也紅起來,輕輕依著許源的肩膀。
“放心,他說會回來,就一定會回來。”許源輕輕地說道。
……
永珍學園附近某棟公寓內。
“他要做什麼?”
文院長摘下眼鏡,怔了一會,問坐在身旁的丈夫。
康園長搖頭,道:“我也很少猜到他的心思。等令月回來問她吧。”
……
千紅辦公室,還在加班的陸藝籌神色鄭重地拿起電話。
“兩種可能。一種是真的去休息,一種是,和上次那半年失蹤一樣,準備寫一部讓所有人都傻眼的作品。”
接通後,陸藝籌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