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也不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然可以一起來找這些小設計,等小說連載完畢,我們會做一個資料統計,酌情給予物質獎勵,讓我們一起回到那個熱血的年代!”
這個“資料統計”是柳敬亭的臨時起意,也算呼應了施軒學長跟陳司長說的那些話,“大家會一邊翻史料,一邊找碴”,是另外形式的推廣和宣傳。
果然,這些討論漸漸火熱起來的時候,一些歷史學家或者歷史教授紛紛出面發言力挺柳敬亭。
“希望古庸生能用更多的‘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和“三英戰呂布”來培養大家對歷史的興趣,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歷史學這種小眾、冷門學科,不論是考大學還是研究生,報考的人數向來不會很多,倘若古庸生願意正兒八經地做一次推廣,以他巨大的影響力,無論如何會激發大批年輕人對歷史的興趣。
最難得的是,柳敬亭信手拈來的這些橋段設計,想象力異常驚人,煞有其事的敘述和鋪排,頗有創史的氣魄。(未完待續。。)
第三百九十九章 開機
《三國演義》是一本可以顛覆讀者歷史觀的小說,課本和史書上那些以“名詞解釋”的形式存在的人物和歷史事件,在這裡開始變得栩栩如生,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
精妙絕倫的小說技巧,創史的如椽大筆,兩相結合,所產生的化學反應是異乎尋常的激烈。光芒四射。
這種文學作品幹掉史料的例子,屢見不鮮,彼世《鹿鼎記》最紅火的那段日子,寶島學生就在歷史考試時,認真地這麼答過題:“自從韋小寶和俄羅斯簽署過《尼布楚條約》之後……”可見一斑。
鄭餘團隊很快意識到這個問題,原本以為讀者會因為慣性思維和約定俗成的某些觀念,根本不可能接受這種“胡編亂造”,而且即便他們能忍,上面也不可能允許,不料,先是讀者反響熱烈,接著上面三番兩次地對古庸生提出表揚。
“激發了讀者對‘三國史’的熱情”、“巧妙地史實和故事手法的結合”、“積極向上的歷史觀的塑造”、“愉悅而有質量的閱讀體驗”……
這一句句來自上頭的表揚,等於一記記打在自己臉上的耳光。
在這個圈子摸爬滾打了這麼多年,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信口發誓賭過自己的全家,跟業內前輩上過法庭,用雷霆手段將不知趣的後輩打落入過塵埃,拿過的最佳編劇獎堆滿了整個書架,被媒體稱為金牌編劇和收視保障。擁有跟一線明星同酬的身價,可以跟任何導演說“我的劇本不準改一個字”……
網友曾形象地做過類比,“在編劇界。鄭餘這個品牌類似出版界的薛慕亮”,如果,古庸生不進入編劇界的話,說不定,鄭餘已經是編劇界的“古庸生”。
所以,鄭餘不可能允許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在自己最巔峰的時期,被古庸生。或者任何一位新生代的編劇打敗。
“說過要用魏武的鞭子抽他,就一定抽他,因為只有笑到最後的人。笑容才能最燦爛。”
作為職業編劇,鄭餘自然知道將文字轉化成畫面的難度,甚至從某種角度上來說,越是精彩的文字描寫。在影視改編的時候難度會越大。這種情況和將腦中畫面轉成文字相似。
而且,歸根結底,自己才是正統,也最瞭解這個行業的規則。
拭目以待吧,不,應該是,走著瞧吧。
然後,星月電視宣佈《三國演義》大年初一正式開機。
柳七、徐晴編劇。柳七、宮承恩監製,這些沒有什麼懸念。
但接下來的名單開始急轉畫風:
王興儒導演!
唐漢領銜主演!
如果說。大家對柳敬亭、宮承恩還有“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的概念,自我安慰地認為他們沒辦法挑起“命題任務”的大旗,那王興儒出任導演、唐漢領銜主演的訊息,就足以讓那些質疑者由衷地合上嘴巴。
柳敬亭+王興儒+唐漢的組合,用夢幻來形容,也不為過。
“從《西遊記》開始,柳敬亭就已經展現出了傑出的選演員功力,到剛剛看到唐漢和王興儒,我終於完全放下心,爭分奪秒地期待這部劇的出現了!”
“戲神唐漢都答應接了劇本,應該能說明很多問題了吧?”
“幸好柳敬亭有自知之明,如果他當時腦子一熱,自己來做導演,那就玩笑開大了,坦白來說,放眼全國,能駕馭‘三國’這種題材的導演不出一手之數,王導恰好是其中之一,真心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