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也不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更加常見了,最令人無語的是,有些經過其他評委一致認可的稿子落到他手裡,都有可能被冠以“一坨屎”的最終評價。
所以,從選稿到現在,胡院長几乎跟每一位五十歲以上的評委吵過架,不過,他們的爭吵都是圍繞文學和稿件,屬於學術性的辯論,不涉及私人感情,所以,前一秒鐘還在辦公室吵得不可開交,劍拔弩張,後一秒鐘在食堂又談笑風生起來。
當然,胡院長也不是從頭罵到尾,偶爾看到一兩篇入眼的文章,也會施捨幾句誇獎,比如“這篇還能看”、“這篇刪去五千字,留個六七百字就行了”,“這篇算是摸到一點門道了”,評稿至今,他給出的最好評語是“這篇不錯”,他說出這句話時,那位六十多歲的文學研究員竟然莫名地感到一陣輕鬆和喜悅,因為“不錯”的稿子是出自他手,由此足見胡堅積威之盛。
三十五歲就做了教授的胡堅自然是有這個底氣的,在燕大給研究生上過課,在浙大人文學院做過院長,去劍橋和麻省做過訪問學者,此次來永珍也是受康園長親自邀請,據說他跟康園長兩人繞著浙大玉泉校區走了兩圈後,當即接受了邀請。
這段佳話很快在全國各個大學校園傳播開來,雖然版本略有差異,但有一點卻是經過胡院長本人確認的,說是在繞圈圈的過程中,康園長問了胡教授一個問題:“你是願意默默無聞做一輩子教書匠,還是想跟我一起來開創教育新局面?”
很熟悉的問題,沒錯,當初喬布斯忽悠百事總裁斯卡利的時候,也問過一個類似的問題:“你是願意賣一輩子糖水,還是願意來跟我們一起改變世界?”
由此可見,同階層的成功人士,總是有共通之處的。
“老胡,你就別賣關子了,到底是什麼稿子?”一個六十歲左右的老教授模樣的人問道。
胡堅把稿子遞過去,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道:“你自己看看就明白了。”
那老教授重新把眼鏡戴上,接過稿子,認真地閱讀起來,其他人面面相覷,都看到各自眼中的好奇和驚訝,到底是什麼樣的稿子能讓胡堅如此青眼有加?
就在眾人疑竇叢生時,老教授摘下眼鏡,合著手裡的稿件一併丟到桌子上,道:“其文約其旨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大抵如是,十六強推此篇為魁,再無異議,其他名次依此類推吧。”
胡堅笑道:“奇妙的是,這篇文章取名《麥琪的禮物》,對我們而言,它本身也是來自麥琪的禮物,我贊成盧教授的提議。”(未完待續。。)
第一百一十九章 進擊的柳敬亭(上)
胡、柳、宮三人在南港大學校門口下車的時候,雨不僅沒停下來反而越下越大,三人只好開啟行李箱取出雨傘,宮承恩獨撐一把,柳敬亭彌琥共一把,三人冒雨踏進南港大學。
“彌琥考場是什麼地方?”宮承恩心裡有些緊張,隨便找了個話題。
“馬裡諾神父教會學校。”
“噢,到時去附近租房子吧。”
柳敬亭微笑著看著宮承恩道:“是不是近人情更怯,有些緊張?”
宮承恩點頭。
彌琥一旁脫口問道:“以後我去米國讀書,你會去看我嗎,你去看我時會緊張嗎?”
幾乎所有女生都會做這種直觀對比,看到別的男生送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就問男朋友,你會送我嗎?看到別的男生抱吉他在寢室下唱歌,就問你會為我唱歌嗎?
柳敬亭點頭道:“估計也是會的。”
“估計?”
“一定也會的。”
彌琥自顧自總結了一句:“你才不會,你心裡除了寫作,什麼都不太在乎的。”
宮承恩忽然接道:“我看著古少左肩膀全溼了,可見他還是在乎彌琥你的。”
彌琥抬頭瞟了一眼,伸手推了一下傘柄,道:“我這麼瘦小,不用佔那麼大地方。”
宮承恩略帶羨慕之意地笑了一下,然後轉頭去看雨中的港大校園,南港大學因種種歷史原因,使得其建築風格瀰漫著濃濃的西式氣息,比如其最悠久的本部大樓,用的是文藝復興期建築模式的花崗石柱廊作為支撐,頂部則建有一座高塔和四座角塔,這是典型的西方建築風格。
至於那些揉合了都鐸及歌德式建築特色的城堡學堂。更加引人注目,沐浴在春末細雨中,別有一番趣味,漫步其間,彷彿置身中世紀的歐洲。
詩意,卻帶著莫名的感傷。
然後,三人隱約聽到有人在唱歌,類似那種露天演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