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股巡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多東西的亙古不變正是曆法產生的重要條件,若是太陽每年都轉的不一樣,地球不是年復一年的重複著,曆法也就根本無從談起。
“……很好,那既然rì復一rì,年復一年,這太陽和地球都在重複的轉著,那這地球的影子,……比如說這根棍子的影子的長短和方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又分八刻,若是把這每一分,每一刻,每一個時辰,每一天,每個月的變化都記錄下來,……諸位猜,到了明年,這些影子會不會和今年的重合?”楊改革問道。
“……這……”包括李天經在內的諸位,都疑惑起來。
楊改革見眾人都疑惑,用手大力的撥動地球儀,地球儀立刻轉動起來,楊改革笑著指著這地球儀。隨著這地球儀的轉動,那面的小棍子的影子,不斷的變長,變短,再變長,就猶如rì復一rì的時光一般。
“……回稟陛下……,應該,似乎……,不會發生變化……,即便是有,也應該是我等難以察覺的,若是有,則說明天地rì月在變……”李天經艱難的說道。
“……回稟陛下,應該不會變化……”比較堅定的是孫元化。
“……我的陛下,應該不會變化……”湯若望也答應道。
經過一番思考,眾人一致的答案都是不會變化,這裡的人,對數學,天文,曆法都有一定的瞭解,太陽沒變,地球也沒變,這棍子也沒變,這影子自然會rì復一rì的重複去年的影子,不會有什麼變化,若是有變化,則說明太陽發生了變化,地球的轉動發生了變化,若是這般,這絕對是對曆法的一大打擊,曆法也就沒有了存在的基礎。
“……說得好,不光是這根棍子的影子年付一年的重複著不變,在這個地球,任何一處的影子,也應該都是年復一年的重複著。不會有什麼變化。因為這太陽沒變,地球也沒變,影子自然也不會變……”楊改革問道。
“……既然影子不變,那自然可以根據影子來推斷時辰,若是時辰一定,再透過和這根棍子影子之間的變化比例,應該可以得出距離的遠近和方位,是不是?”楊改革問道。
眾人沉默起來了。
“……陛下的意思是要窮舉這一年四季的影子變化,透過對比一年四季影子變化來推斷時辰,而如果時辰一定。透過比例,再算出這個比子之間的距離和方位?……陛下,這似乎是可以,不過。記錄下一年四季,每時每刻影子的長度,似乎太繁瑣了些……”孫元化似乎想明白了什麼,說道。孫元化倒是對皇帝的心思有特別的理解,那就是窮舉,把一年四季每時每刻的影子變化記錄下來,貌似很傻,很難理解,可對於習慣了窮舉的孫元化,卻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當然,即便是孫元化,還是覺得太繁瑣了點。
“……嗯,說得是,記錄一年每時每刻影子的變化,確實繁瑣,可以簡化一下,比如記錄下每個節氣的變化,然後透過一定的比例進行換算,相信應該可以簡化不少……”楊改革說道。
“……陛下言之有理……”孫元化道。
“……陛下。這似乎需要測定出好些個影子的作為參照物啊!而且,還需要把參照影子之間的距離方位算好,然後算出固定的比例,這似乎難以自圓其說,似乎還差什麼東西……”李天經說道。雖然皇帝說了很多東西,貌似說得很對。可他總覺得還有什麼不足,皇帝的說法無法自圓其說。
“……不錯,這個問題,朕考慮了一下,這還是得從這個球下功夫……”楊改革說道。說完,楊改革將那地球儀停下來,扳動了某個開關,將地球儀拆開一塊來,頓時這個地球儀就如同被切開了一塊的西瓜,露出了裡面的瓤。
“……朕看徐師傅的《幾何原本》,忽然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那就是把這個球取掉八分之一塊,就像朕現在這樣,從地心到地表,這就出現了一個南北方向為九十度的直角,這東西方向,似乎也是一個九十度的直角,諸位看是不是?”楊改革笑著說道,確實,去掉的這一塊,若是不算那個圓球面,則是一個直角三角體。
而剩下的那個球體,則出現了一個空洞,從地心到地表,下是九十度,左右似乎也是九十度。
“……諸位看,若是以這根線為基點,從這裡到這裡,是不是剛好是一個九十度的角?”楊改革問道。楊改革去掉的是八分之一塊,剩下的球體剖面,很直觀的看到下為九十度,左右為九十度的角度標註。
說道幾何,說道角度,這些人都讀過徐光啟翻譯的《幾何原本》,都知道九十度的角是什麼意思,倒是都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