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然以水總居多。
胡朔是個樂天派,他整個就在忙學生會的事,還沒忙著找工作,張永生上次在林軍囑咐下去照顧陸東營,陸東營很是感激他,為了他的事沒少奔波,給他聯絡了一家報社實習,甚至有傳聞說兩個人已經好上了。林軍沒事就到人才市場轉悠,看到一家日資企業在招聘,他就去投了簡歷。林軍學的是工商管理,雖然在學校裡自己沒有怎麼認真學習,肚子裡貨不多,估計真正到企業裡做管理還是有難度的,好在自己的交際能力還行,最不行就去跑業務,反正也不會餓死,也不擔心工作的事情。本來他是很恨日本人的,也不想給日本人打工,但由於李銀杏因為有一個叔叔在日本做什麼吊生意,李銀杏想畢業後去日本,所以拼命地學日語,林軍受了她的影響,平時倒也學到不少日語的知識,平常的用語還是學了不少,所以看到一個日資企業在招聘,就去看看玩玩。
在人才市場一個單獨的房間裡是該企業的招聘專場,一個模樣還算過的去的女人看了林軍的簡歷,先問林軍:“日語怎麼樣?”林軍的日語雖然不精,但基本的日常用語還是知道的,但他本來來應聘就是抱著一種鬧著完的心態來的,他就實話實說:“我們在學校裡是不學日語的。”那女人“哦”了一下,又說:“請你談談你對日本企業的看法。”林軍在大學裡根本就沒有學到什麼工商管理的知識,平時考試總是由任課老師劃好了範圍給大家背,背熟了就考,一般都能過關,你要是問林軍什麼是工商管理這個概念,林軍不看書想準確地表述出來真的是很難。所以要談對日本企業的印象,林軍更是沒有什麼好說的,但他洋洋灑灑地大放蕨詞,把日本企業大大貶斥了一番:
“我認為,不論是在消費市場上消費者認可的程度上,還是在爭奪人才的就業市場上被求職者看好的程度上,目前在國內,歐美企業無疑是求職者心中當之無愧的明星,而日資公司卻遭到冷落,受歡迎程度排在國企和民企之後。這主要是是企業文化的差異。在美資企業裡,它完全是開放式,大家不論職位高低,一律直呼對方的英文名,感覺很平等、很民主,這也算外企特有的風景線吧!公司對員工的創造力和工作效率要求很高,大家工作都很拼命,通宵加班是常事,而且在公司裡有一種很強的學習氛圍。反觀日韓型企業文化則不一樣:它約束個性、突出等級,日企是個只講團體、不講個性的地方,你在這裡一定要服從服從再服從。我認為日本企業文化扼殺了人的個性和創造性,它強調僱員對老闆的絕對忠誠,這恰恰是與現代經濟市場規律相違背的,因為現代市場經濟強調的是一種人才、資金、產品和服務的自由有效地流動,日本企業文化是一種倒退的、落後的、墮落的企業文化。而且日企的工作效率比較低,因為強調絕對服從,一個提案必須層層上報審批,耗時耗力,這一點,倒和我國有些國企的作風比較像。機構臃腫、官僚主義和奴性文化,這就是我對日本企業文化的一些淺見,當然僅僅是我的個人看法。”
林軍的這一番對日資企業文化的大加鞭撻,對方不僅沒有怒火,反而很感興趣地問:“既然你認為日資企業文化這麼糟糕,那麼你又怎麼解釋日系企業的實力?比如,日系企業普遍重視科研開發,對產品質量精益求精,產業工人整體素質高,管理人員具有嚴謹作風等等,這些都是中國企業在短時間內難以達到的。具備比較紮實的技術和製造基礎,加之品牌形象和國際化運作基礎都比較好,日系企業未來發展的潛力還是很大的。這樣的事實你難道能熟視無睹嗎?”
林軍不慌不忙,繼續侃侃而談:“這個實際上很好解釋。因為日本是一個島國,資源天然就很匱乏,而且地震頻繁,每個日本人從小就有一種生存危機,所以他們很團結,不團結他們就不能生存、不能發展。就好象一個很窮的家庭出來的孩子,他處處自卑,處處遭人白眼,但是他為了要活下去,他就要拼命地工作,不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他就不能混下去,他就要繼續一輩子窮下去,與生俱來的這種深深的自卑決定了他要象牛馬一樣工作。所以日資企業能有這樣的成就,但是日資企業的創新能力很低,加上它的奴性文化,現在紅極一時的日資品牌在中國的市場用不了三十年就會全線退縮,滾回老家,用不了五十年,這些日資品牌象松下、日立、索尼包括貴公司就會倒閉,關門大吉。以上就是我對日資企業的看法,再三申明,這是個人看法,謝謝!”
那個面試林軍的女人看樣子是個日本人,聽了這番話目瞪口呆,其他在場的人也是驚訝無比,這哪裡是來找工作的,分明是來砸場子的!林軍說完了這句話就揚長而去,他